答:1、选择优良品种是番茄生产获得高产、高效的基础。好品种一般增产20%-50%,病害严重地区,选择高度抗病品种,增产幅度可高达70%以上。长货架期番茄由于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的特点,在生产上推广潜力大。另外,选择耐寒性或耐热性强的品种常常是冬季生产或夏季生产成败的关键,这往往是栽培管理所不能补偿和替代的。
2、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增产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整地定植前,根据不同品种和栽培形式就应确定栽培密度(株距和行距),但定植后缺苗、病害或机械损伤所造成的缺株对产量的影响应引起重视。
3、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是番茄生产特别是冬季生产或越夏生产增产的关键,生产上常常由于落花落果严重而产量较低,因此,提高坐果率对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4、病虫害防治是番茄生产的重要环节。普遍遭受病虫的为害,轻者造成减产减收,重者甚至绝产绝收。
5、适宜的栽培管理是增产的保证。栽培管理主要是环境条件(光照、温度、水分、营养和气体)的管理。生产上增加光照,特别是冬季生产增加光照是比较困难的,也是有限度的,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光照是栽培管理的关键。光照管理应尽可能使植株接受更多的光照,制造更多的养分。温度管理要有一定的昼夜温差,夜间温度偏低,有利于养分积累。水分和养分管理要充足,特别是结果期,否则将影响产量。番茄不同栽培形式的管理方法有所不同。露地栽培,光照充足,但温度和气体管理比较困难,所以主要是水分和养分的管理;保护地生产,光照不足,所以要以光照为前提条件,进行温度、水分、养分和气体的管理。番茄保护地栽培的茎叶大小要比露地栽培适当小些,如果过分繁茂,容易徒长,易发生空洞果,造成减产减收。掌握番茄的生长发育规律,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有目的地控制或促进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对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 鳙鱼的打印病怎么防治?
下一篇: 怎样防治君子兰根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