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玉米螟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措施,在玉米螟生长的各个时期采取对应的有效防治方法,在全省的各县(市)联防、在全县的个村屯联防,一定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1 灭越冬幼虫: 在玉米螟冬后幼虫化蛹前期,处理秸秆(烧柴)
机械灭茬、白僵菌封垛等方法来压低虫源,减少化蛹羽化的数量。白僵菌封垛的方法是: 越冬幼虫化蛹前(4月中旬),把剩余的秸秆垛按每立方米2两白僵菌粉,每立方米垛面喷一个点,喷到垛面飞出白烟(菌粉)即可。一般垛内杀虫效果可达80%左右。
2 灭成虫: 因为玉米螟成虫在夜间活动,有很强的趋光性
所以设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高压汞灯等诱杀玉米螟成虫,一般在5月下旬开始诱杀7月末结束,晚上太阳落下开灯,早晨太阳出来闭灯。不但诱杀玉米螟成虫,还能诱杀所有具有趋光性害虫。
3 灭虫卵: 利用赤眼蜂卵寄生在玉米螟的卵内吸收其营养,致使
玉米螟卵破坏死亡而孵化出赤眼蜂,以消灭玉米螟虫卵来达到防治玉米螟的目的。 方法是; 在玉米螟化蛹率达20%后推10天,就是第一次放蜂的最佳时期,约6月末到7月初、隔5天为第二次放蜂期,两次每亩放1.5万头,放2万头效果更好。
4 灭田间幼虫: 可用自制颗粒剂 投撒玉米心叶内杀死玉米螟幼虫。
第一 玉米心叶中期,用白僵菌粉0.5公斤拌过筛的细砂5公斤,制成颗粒剂,投撒玉米心叶内,白僵菌就寄生在为害心叶的玉米螟幼虫体内,来杀死田间幼虫。
第二 在心叶末期,用50%辛硫磷乳油1公斤,拌50一75公斤过筛的细砂制成颗粒剂,投撒玉米心叶内杀死幼虫,1公顷1.5一2公斤辛硫磷即可。
第三 用自制溴氰菊酯颗粒剂、杀灭菊酯颗粒剂投放在玉米心叶内,每株1一 2克 。
第四 在玉米心叶期, 用超低量电动喷雾器 ,把药液喷施在玉米植株上部叶片,杀死为害心叶的玉米螟幼虫。可用药剂为:
40%氧化乐果加4.5%高效氯氰菊酯(或2.5%氟氯氰菊酯)。
30%速克毙等菊酯类、有机磷类杀虫剂30一50倍液。
玉米螟的防治应做到越冬防治与田间防治相结合;心叶期防治与田间防治相结合;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防治玉米与防治其他寄住作物相结合。另外,选育抗虫品种是控制螟虫发生的有效措施,主要选育含抗螟素高的品种,抗螟虫素对玉米螟幼虫的发育有抑制作用,而抗螟素高低是一种可以遗传的特性,可以选抗心叶期抗螟新品种。
1、农业防治:在春节越冬幼虫化蛹羽化前,采用烧、扎、沤、封等措施处理玉米秸杆降低越冬幼虫数量。
2、生物防治:利用赤眼蜂灭卵,松毛虫赤眼蜂、澳洲赤眼蜂治螟。
3、化学防治雌穗期灌药:将药液灌入大型注射器或壶内,由穗顶注入,灌前剪去干枯花丝,灌时用手轻轻捏穗部,以助药液下流。常用药剂有50%敌敌畏乳剂2000倍液,0.5公斤药液可灌雌穗180个,还可用90%晶体敌百虫2000倍液。
7 月份正是玉米疯涨的黄金季节,但是也到了病虫害的多发季节。其中玉米螟就是主要的害虫之一。玉米螟也叫钻心虫,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危害着玉米的正常生长,受害的玉米苞商品价值大降,经济损失大于产量损失。那么玉米螟防治用什么药?怎么防治玉米螟呢?下面小编就跟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玉米螟分布广、食性杂、为害大,为害的植物有玉米、高粱、谷子、棉花等 20 多种,是一害作物的唯一虫态,以幼虫蛀茎取食,破坏组织,造成籽粒不饱满,青枯早熟,风折倒伏,甚至颗粒不收,严重影响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危害严重年份产量损失率可达 20% 以上。
主要危害玉米,也危害甘蔗、水稻和豆类。广东甜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玉米螟危害面积和造成的损失也逐年上升,一般减产 10% 左右,严重的减产 30% 以上
. 防治玉米螟是甜玉米丰产增收的重要环节。为更有效地控制玉米螟的危害,一方面要掌握防治方法,另一方面又要了解该虫发生危害特点及如何确定防治对象田和防治适期。
一、玉米螟的发生危害特点玉米螟一生要经过成虫、卵、幼虫和蛹 4 个阶段。成虫白天隐藏在玉米叶片下和杂草丛中,晚上活动、产卵。成虫有趋向植株高大、生长嫩绿的玉米田产卵的习性,在高度为 33 厘米以下的植株上很少产卵。卵块多产在植株中下部叶片背面。 1 头雌成虫能产卵 5~12 块,每块有几十至 100 多粒卵。卵产下时乳白色,随后变为淡黄色,孵化前为黑色。温度在 20℃ 以上,卵经 2~8 天孵化成幼虫。初孵幼虫一部分在原玉米株上危害,另一部分吐丝下垂,随风飘到邻近的玉米上取食。幼虫有 5 龄,低龄期群集在玉米心叶、雄蕊和玉米苞上危害,是防治关键时期。玉米心叶受害出现半透明斑点和小孔,附近有虫粪。玉米苗期受害,植株干枯死亡;玉米生长中后期受害,茎被蛀,养分和水分运输受阻,易被风吹折。雄穗抽出时受害,不能开花,多呈黄白色,枯死;抽出后受害,上部枯白,中部折断,影响授粉。雌穗在结实前受害,往往不结实;结实后受害,籽粒被蛀食且有虫粪,影响产量和品质。温度 16~30℃ 及多雨的季节有利于玉米螟大发生;高温干旱、相对湿度 40% 以下,成虫发生量显着减少;台风暴雨天气玉米螟的卵和低龄幼虫大批死亡。
二、防治对象田和防治时间通过查卵和查幼虫确定药剂防治时间和防治对象田。 1. 查玉米田着卵情况,定防治对象田:根据当地测报站关于玉米螟发生期预报,按照玉米苗情分类型,每种类型选一块玉米田调查成虫产卵情况。每块田对角线取 5 点,每点 40 株,调查玉米叶背卵块数,卵块多的为防治对象田。调查时对卵块进行标记,便于观察卵发育进度。 2. 查卵色变化和孵化进度,定防治日期:每天查看上述标记的卵块颜色变化和孵化进度,当卵色转为黑色、孵化卵块占卵块总数 50%~80% 时为防治日期。 3. 查心叶、虫孔、幼龄虫,定防治日期:通过查卵确定药剂防治对象田和防治时间,难度较大、花工多,而查群集低龄幼虫和危害状则方便、易行、可靠。当玉米心叶上有半透明斑点或横排小孔及出现多个直径约 1 毫米的虫眼,或雄蕊、穗苞上出现群集低龄幼虫时,为药剂防治适期。
三、防治方法防治玉米螟有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两种方法。农业防治主要是实行轮作以及采收后及时清除玉米秆叶等措施,减少虫源。药剂防治的关键时间是盛孵高峰至三龄幼虫前,可选用以下配方之一进行防治:( 1) 18% 杀虫双 400 毫升加 8% 敌敌畏 200 毫升兑水 100~120 公斤喷雾。( 2 ) 2.5% 功夫或亚锐克或兴棉宝乳油 60 毫升兑水 100 公斤喷雾。( 3 ) 98% 巴丹可溶性粉剂 100 克兑水 100 公斤喷雾。( 4) 3% 乐尔颗粒剂 0.5 公斤,施于喇叭口或玉米花丝吐出处。
玉米螟的防治应做到越冬防治与田间防治相结合;心叶期防治与田间防治相结合;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防治玉米与防治其他寄住作物相结合。另外,选育抗虫品种是控制螟虫发生的有效措施,主要选育含抗螟素高的品种,抗螟虫素对玉米螟幼虫的发育有抑制作用,而抗螟素高低是一种可以遗传的特性,可以选抗心叶期抗螟新品种。
1、农业防治:在春节越冬幼虫化蛹羽化前,采用烧、扎、沤、封等措施处理玉米秸杆降低越冬幼虫数量。
2、生物防治:利用赤眼蜂灭卵,松毛虫赤眼蜂、澳洲赤眼蜂治螟。
3、化学防治雌穗期灌药:将药液灌入大型注射器或壶内,由穗顶注入,灌前剪去干枯花丝,灌时用手轻轻捏穗部,以助药液下流。常用药剂有50%敌敌畏乳剂2000倍液,0.5公斤药液可灌雌穗180个,还可用90%晶体敌百虫2000倍液。
( 1) 18% 杀虫双 400 毫升加 8% 敌敌畏 200 毫升兑水 100~120 公斤喷雾。( 2 ) 2.5% 功夫或亚锐克或兴棉宝乳油 60 毫升兑水 100 公斤喷雾。( 3 ) 98% 巴丹可溶性粉剂 100 克兑水 100 公斤喷雾。( 4) 3% 乐尔颗粒剂 0.5 公斤,施于喇叭口或玉米花丝吐出处
防治方法防治玉米螟有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两种方法。农业防治主要是实行轮作以及采收后及时清除玉米秆叶等措施,减少虫源。药剂防治的关键时间是盛孵高峰至三龄幼虫前,可选用以下配方之一进行防治:( 1) 18% 杀虫双 400 毫升加 8% 敌敌畏 200 毫升兑水 100~120 公斤喷雾。( 2 ) 2.5% 功夫或亚锐克或兴棉宝乳油 60 毫升兑水 100 公斤喷雾。( 3 ) 98% 巴丹可溶性粉剂 100 克兑水 100 公斤喷雾。( 4) 3% 乐尔颗粒剂 0.5 公斤,施于喇叭口或玉米花丝吐出处。
玉米植株正处在喇叭口期,是药剂防治玉米螟的唯一最佳时机。大喇叭期,用辛硫磷颗粒剂,丢心叶内.
上一篇: 苦瓜猝倒病的防治方法?
下一篇: 哪种新型肥料适合果园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