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中脂肪和蛋白的含量,依牛种、品种、个体、泌乳月份、胎次和饲料种类及饲养水平、季节等方面的不同有很大差异。乳中脂肪含量—乳脂率是牛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蛋白质的含量则直接影响奶酪的产量。
牛种和品种 每个牛种和品种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气候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因而都具有自己固有的遗传特性和一定的经济有利性状,因而牛乳的质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个体 同一牛种或品种的不同个体,由于个体间遗传差异,即使在同样饲养环境条件下,产奶量、奶质量仍有很大差异,这也是选育工作的魅力所在。
年龄、胎次和泌乳阶段 养牛实践表明,奶牛随着年龄和胎次的增长,所产奶中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略有下降。
泌乳前期奶量增加,乳脂率、无脂固形率都减少;泌乳后期奶量减少,乳脂率、无脂固形率都增加。
饲料及饲养管理因素奶牛日粮精料过多,粗饲料严重不足。为了追求高产奶量,给产奶牛过多增加精饲料喂量,粗饲料不足,使瘤胃乙酸生产下降,乳脂率降低。牛瘤胃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中,只有乙酸除了作为能量来源外,同时可以作为牛乳脂肪合成的原料,而乙酸的来源是粗饲料中的纤维素,特别是干草。实践中,日粮中干草维持在1千克 ~2千克时,牛乳中的脂肪率将会降低0.3%~0.5%;最适宜的日粮应含有5千克干草。日粮中,若用秸秆代替40%的干草,可以大幅度降代产奶量和乳脂率。因此粗饲料的数量和质量对提高乳脂率非常重要。当日粮中粗饲料所占比例降至40%以下时,乳脂率含量明显下降;粗饲料比例低于10%时,乳脂率含量降至2%以下(正常为4%)。
精饲料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饲喂过多的精料将会改变瘤胃的消化过程,增加丙酸的形成,降低乙酸的含量,丙酸不能用于合成乳脂,因而导致乳脂率降低。建议产奶母牛每产1千克奶,精料不要超过300克。“以料换奶”的生产方式,不但造成精料的浪费,增加饲养成本,而且会影响奶牛的繁殖,易引起瘤胃酸中毒、瘤胃迟缓等的发生,降低养牛效益。
上一篇: 黑小米就叫黑小米吗?有其他名字吗?
下一篇: 喜欢碱性土壤的蔬菜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