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及危害症状:小麦纹枯病是由一种叫丝核菌的真菌危害所引起的病害。纹枯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附着在病残体上越夏或越冬,是初次侵染的主要菌原,小麦纹枯病还可以通过流水和耕作进行传播危害。小麦纹枯病发病规律是:小麦返青期病菌开始活动,拔节后麦田病株迅速增加,至小麦抽穗期病害达到高峰,此后病情趋于稳定,至小麦蜡熟期停止危害。小麦从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受到纹枯病的侵害,会造成烂芽、病苗死苗、花秆烂茎、倒伏、枯孕穗、枯白穗等多种症状,发病严重时田间出现成片的枯死,导致减产。
2.防治措施:①选用抗耐病品种,做好品种布局工作。②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播种、合理施用肥料。③药剂拌种,用羟锈宁按种子量的0.03%-0.04%,或用粉锈宁按种量的0.03%,或用烯醇唑按种量的0.0123%进行拌种,为克服药害,每千克种子可另加1.5毫升赤霉素。④药剂喷施,可采用5%井冈霉素0.02-0.03千克兑水100-150千克在拔节前和拔节后各喷施一次,两次相隔10-15天。
上一篇: 哪些动物的皮能做中药?
下一篇: 硫酸铵和氯化铵的性质怎样?如何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