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 蛋鸭春季如何加强饲料管理?

蛋鸭春季如何加强饲料管理?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 选择好放牧场地,合理放牧

早春可选择浅水塘坝、河沟中放牧,让蛋鸭在其中自由觅食鱼虾、泥鳅及水生生物。春耕时,可在翻耕过准备栽秧苗的稻田中放牧,这时

稻田中有较多的草根、昆虫等天然饲料可供鸭采食,插秧后因稻田中撒有化肥、农药等,不宜放牧。

春季气温偏低,放牧时应早出晚归,并逐日延长放牧时间。下水次数不可过多,时间上不宜过长, 在上下午阳光充足的时候可下水。赶鸭时,上下坡要慢行,以防挤伤、踩伤,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注意水温的变化,温度过低,不可让鸭下水。

2 适时补饲,保证青饲料供应

春季蛋鸭产蛋多、放牧时间增加,因此饲料消耗也逐步增大。每天应根据产蛋的多少与鸭群状况适时补喂饲料。补料可在晚上9~10 点进行: 玉米( 稻谷)50%~60%、饼粕10%~15%、鱼粉10%~15%,矿物质1%左右。白天,在放牧的水面上可以撒些新鲜的菜叶等青饲料, 晚上放在鸭舍内让鸭自由采食,保证青饲料的供应。青饲料缺乏时,可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

3 注意保温,防寒保暖

初春季节, 气温极不稳定, 时寒时暖, 稍不注意,鸭群受寒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降低鸭群的生产性能,为了保证鸭群的稳定高产,应多关注气温的变化,加强夜间观察,查找漏风、有贼风侵袭的地方,进行修复。夜间关好门窗,气温低时,可在鸭舍上方加盖一层草毡或塑料布。

4 保持舍内外清洁干燥,定期消毒

春季,在防寒保暖的前提下,要保证鸭舍通风良好,清洁干燥,防止垫草和饲料发霉, 鸭舍内要每天换气2~3 次,时间10~20min。用烧碱、石灰、氯制剂定期消毒鸭舍和料槽、饮水器, 勤换垫草。

5 注意观察,加强管理

注意观察鸭群的活动状况,由此加强管理,保证稳定的生产性能:一看采食情况;二看嬉水情况;三看羽毛光泽度、整齐度;四看粪便;五看产蛋。若鸭群食欲良好,喂食时,作抢食状,羽毛光亮整齐,喜下水游动,粪便形色正常, 产蛋稳定且个大、形状规则,说明鸭群健康、无疾病,饲养条件适宜,否则应及时查找原因,及时修正。

6 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注意球虫病的防治

春季,随着气温的回升, 各种细菌、病毒等病原活动也开始频繁,此时,尤其应加强鸭瘟、球虫等疾病的防治。蛋鸭于7~10 日龄、20~25日龄、开产前两周左右分别免疫后,每隔5~6 个月再免。注射时要做到一针一鸭,严防病毒在免疫过程中传播。一旦出现鸭瘟, 应采取隔离措施, 病死鸭深埋, 健康鸭紧急注射鸭瘟高免血清,3~4ml/只,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拌料, 以防继发感染。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鸭球虫病的暴发, 尤其是大棚养鸭户。春季由于鸭棚内温度较高,水分蒸发冷凝成水滴落下,造成鸭舍潮湿,很容易导致球虫卵囊的发育, 一旦暴发球虫病, 损失很大。平时应定期在饲料及饮水中添加预防药物,产蛋前可用氨基酸丙啉、氯苯胍、马杜拉霉素等药物交替使用进行预防; 产蛋期用地克珠利1mg/kg 饮水,青霉素1 万IU/只,进行交替使用预防,可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