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肉羊养殖一般技术措施?

肉羊养殖一般技术措施?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4把握肉羊育肥方法,实现饲养条件与肉羊育

肥的相互协调

目前肉羊育肥一般常用以下三种方法:

4.1放牧育肥就是在牧草生长旺盛的夏秋季

节,育肥羊每天放牧8小时以上,一般不需补喂精料,饲喂3~6个月出栏。此法适用于天然牧场、牧草资源丰富的山区、丘陵地区以及有人工牧场和秋茬放牧地作补充的农区。

4.2放牧加补料育肥即在放牧的基础上,同时早晚补喂饲草和混合精料,进入枯草季节后转入舍饲育肥。它可根据牧草的生长状况和育肥羊的采食情况进行合理补饲,以提高肉羊的日增重和胴体质量,有利于肉羊分批育肥均衡上市。此法农区和牧区均可采用,是现阶段适合于我国农村推广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4.3舍饲育肥即按照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肉

羊的饲养标准配制日粮,并在较短的育肥期内对肉羊进行强度育肥。此法适用于肉羊育肥后期,农区牧草缺乏以及枯草季节进行。同时,日粮配合要充分考虑对农作物秸秆、干草以及农副产品的利用,育肥的后期精料喂量要逐渐提高到占日粮总量的40%~60%。其精料配方可参照如下:玉米

83%、豆饼或麻饼15%、骨粉1.4%、食盐0.5%、维

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0.1%。

5把握肉羊饲喂周期,确保肉羊适时出栏

目前养羊场和养羊户,大多选择两种类型羊群育肥。一类是淘汰的成年公母羊,另一类则是断奶后的非后备公母羊。

应用淘汰成年公母羊育肥,主要任务是补料攻膘,提高肉品品质。一般采用1~2个月的短期育肥,膘情达到中等偏上时出栏,如果时间过长,不仅饲料报酬降低,饲养成本增大,而且肉羊脂肪沉积过厚,反而会使肉质变粗,膻味增加,肉品品质降低。

选择断奶后的非后备公母羊育肥,应根据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饲养标准合理配制日粮,以满足肉羊育肥增重的营养需要,一般本地羊育肥体重达到20~35千克,杂交羊育肥体重达到25~50千克,膘情达到中等偏上时即可出栏,以确保理想的饲料报酬和胴体肉品品质。

6广辟肉羊饲料资源,降低肉羊养殖成本

一是利用羊舍周围零星土地种植优质牧草和栽植红薯、南瓜等藤蔓植物;二是利用低产坡地、沙化地、盐碱地、天然草地、林果隙地、冬闲田、秋闲田和四边地,或有计划地划出饲料地,按各种牧草的生长时期,合理种植紫花苜蓿、三叶草、黑麦草、聚合草、串叶松香草等优质牧草;三

是将玉米秸、高粱秸、黄豆秸等农作物秸秆进行氨化、微贮或盐化处理后用于喂羊;四是在夏秋季节,有计划地将剩余的青饲料、青刈的藤蔓饲料等制作成晒干草和青贮料,将胡萝卜、红薯等块根块茎类饲料贮藏起来,以备冬季和早春青饲料缺乏季节用于喂羊,以提高养羊的饲喂效果。同时对青粗饲料要进行适当的加工调制(应用添加剂处理等),以提高青粗饲料的消化率和青粗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应用粗饲料降解剂-活力99养羊所需的粗饲料玉米秸秆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秸秆用来饲喂育肥羔羊,以不进行处理的玉米秸秆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经活力99处理的玉米秸秆的有效营养成分粗蛋白含量较对照提高83.6%,达极显著水平;饲喂经技术处理的玉米秸秆饲料的试验羊群较对照组平均日增重提高

30.7%,达显著水平;肉料比明显下降,产肉成本降低21.9%,达显著水平。

7强化环境条件控制,完善肉羊疾病综合防治体

养羊户应根据羊的生活特征,尽力改进羊舍结构,强化环境条件控制,实行保护性养殖。冬天羊舍门窗应用草帘或塑料薄膜遮掩,四壁无贼风;夏天可在羊舍及其活动场周围栽植藤蔓类植物搭棚遮荫防暑,以改善羊舍内小气候,保证冬暖夏凉。与此同时,还应定期对羊群进行防疫注射,控制和消灭羊的传染病,并随时注意羊舍和羊体的清洁卫生,建立定期消毒和驱虫制度。

8量力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

养羊生产应在巩固千家万户养殖的基础上,逐渐适度发展规模养羊场,以促进养羊业向专业化、规模化、企业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养羊业的科技含量,形成规模效益,以提高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在农村发展规模养羊场,养殖者应根据自身的资金来源和可投入资金的多少、劳动力状况和机械化程度、饲料来源、管理技术水平以及社会化服务程度等来确定。只有量力而行,适度规模经营,逐步探索,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实现资金、资源、劳动力和技术的最佳组合,才能将规模养殖生产潜力充分地发挥出来,使肉羊养殖生产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1调整肉羊品种结构,实现最佳的肉羊育肥

饲养体系

随着肉羊养殖业的发展,肉羊生产与流通也逐渐步入了市场有序竞争的轨道,其肉羊的品种,品质的优劣已成为市场竞争胜败的决定因素;部分农户喂养的土、杂、劣种羊由于其个体小,生长发育缓慢,直接影响着农户养羊的经济效益,调整肉羊品种结构已势在必行。

养羊场和养羊户应合理地组织种羊结构,选择合适的品种组合方式,发展优质育肥肉羊。从长远的观点看,应培育专门化的肉羊新品种(系)。而目前应以现有的地方肉羊品种资源为基础,引进国内或国外优良肉羊品种广泛开展经济杂交,逐步建立相应的肉羊育肥饲养体系。以小尾寒羊为例,以小尾寒羊为母本,以道赛特、萨福克、特克赛尔为父本开展“二元”杂交组合;并以其杂交后代道×寒、萨×寒、特×寒等为母本,以道赛特、萨福克、特克赛尔为父本开展“三元”杂交。“三元”杂交可以显现来自母本或父本和子代两个方面的杂交优势。配种母羊所产三品种杂交羔羊,经标准化饲养其断奶体重超过纯种(母本)38%。因此,养羊户应坚决淘汰土、杂、劣羊种,选择合适的品种组合,实现最佳的二元或三元杂交育肥饲养体系。

2人工控制母羊繁殖,为集约化大生产做准

人工控制母羊繁殖主要包括诱导发情和同期发情等技术。诱导发情是母羊在非配种季节或泌乳期的乏情期间,借助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如给母羊阴道埋栓法、PG注射法),引导母羊正常发情和配种,以缩短母羊的繁殖周期,使之比在自然情况下提前配种增加胎次,产生较多的后代,提高繁殖率。同期发情是人为地控制并调整一群母羊的发

情周期,使同一群母羊在预定的时间内集中发情,以便集中组织配种,使母羊的妊娠、分娩,羔羊的培育和肉羊的育肥在时间上相对集中,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固定成本支出,便于进行集约化管理。

3推行羔羊早期断奶,提高母羊的繁殖率

羔羊早期断奶实际上是控制母羊的哺乳期,缩短母羊产羔间隔和控制繁殖周期,达到一年两胎或两年三胎,多胎多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目前推行羔羊早期断奶,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方式是在羔羊出生一周龄左右即行断奶,然后用代乳品进行人工育羔;另一种方式是在羔羊出生45~50日龄时断奶,断奶后除饲喂优质青饲料或放牧外,还应适当地补喂混合精料。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断奶,必须在羔羊吃到初乳的前提下进行,否则会影响羔羊的健康和生长发育。若采用一周龄左右断奶,羔羊一月龄前可用玉米粉30%、小麦粉22%、炒黄豆粉17%、脱脂奶粉

20%、酵母4%、白糖4.5%、钙粉1.5%、食盐0.5%、微

量元素添加剂0.5%、鱼肝油1~2滴、加清水5~8倍、搅拌均匀,煮沸后冷至37℃左右代替奶水饲喂;羔羊一月龄后可用玉米粉40%、小麦粉25%、豆饼粉

15%、奶粉10%、麸皮10%、酵母3%、钙粉2%、食盐0.5%、微量元素添加剂0.5%,混合后加适量水搅拌饲

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