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白菜 > 什么是日光温室小白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白菜

什么是日光温室小白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 培育壮苗

1.1 栽培季节及品种选择 日光温室栽培小白菜可从当年的 9 月份至翌年5 月根据茬口需要随时播种, 依栽培季节选择适宜品种。 9 月初~11 月底是小白菜最适生长季节,病虫害较轻,植株生长速度较快,可供选择的品种较多,如上海青、矮抗青、苏州青、华冠、华王、京冠 1 号、京冠二号等; 12 月初~翌年 2 月为冬季, 日光温室内气温相对较低,最好选用耐低温、晚抽薹的小白菜品种,如五月慢、四月慢、春绿二号、寒绿、抗寒蔬绿、冬赏味、冬冠等; 进入 3 月份以后,气温逐渐升高,应选用较耐热品种,如抗热 605、夏帝、京冠 3 号、京绿二号等;6 月份以后,日光温室内温度过高,如果没有遮荫或降温措施,不适合栽培小白菜。

1.2 播种育苗 小白菜可以育苗栽培,也可直播,为提高其商品性,日光温室栽培一般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因其苗期营养体较小,可直接撒播育苗。 前茬作物收获后,整平整细地面,按南北向筑畦长 5~6m、宽 1.2~1.4m。每畦内施足腐熟农家肥 100kg, 另加多元复合肥1kg,深翻使土肥混合均匀。畦面平整后用脚踩实,使畦土松紧一致,以防浇水塌陷,踩后再用铁耙搂平。温度较高季节可干籽直播, 温度较低的冬季则采用催芽播种,以利出苗。 小白菜种子可在 30~35℃温水中浸泡 3~4h, 取出用湿布包好置于 20℃条件下催芽。 播种前先浇足畦水,水渗下后,将小白菜种子均匀撒播于苗床上,覆细土厚 0.3~0.5cm,覆盖地膜。

1.3 苗床管理 播种后至幼芽拱土, 保持苗床温度 20℃左右,出苗后揭去覆盖物,防止烧苗。苗床温度控制在白天15~20℃、夜间 10~15℃。 间苗 2 次,第 1 次在幼苗出土 7d 左右、有 1~2 片真叶时,拔除密生苗,留苗距1~2cm,这时苗根浅,吸收力弱,忌旱,每 2~3d 洒水 1次,保持畦面湿润。 第 2 次在 3 叶 1 心时,拔除丛生苗、弱苗、病苗,留苗距 3~4cm,并结合浇水施肥 2~3次,5~6 片真叶时即可移栽定植。

2 定植

定植前翻耕晒垡温室土壤, 每 667m2施腐熟农家肥 1500kg~2000kg 做基肥,精细整地筑畦。栽植密度因品种、季节和栽培目的不同而异,多数品种株行距为 20~25cm 见方。 栽植深度因气候、土质而异,早秋宜浅栽,防止深栽烂心;寒露后,宜栽深些,可以防寒。 土质较松,栽植可稍深,粘重土壤宜浅栽。

3 田间管理

小白菜根群浅,吸收能力较弱,生长期间应不断供给肥水。 定植后 3~5d 内不可缺水,特别是夏季和早秋,定植后 3~4d 每天早晚浇水,缓苗后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在定植缓苗后及时追施 1 次速效氮肥,促进植株生长,一般每 667m2施尿素 5~10kg。 以后根据土壤肥力及植株生长状况适当追肥,追肥结合浇水进行。 小白菜生长前期,应在浇水后中耕 1~2 次,浅铲土壤表面,增加根系透气性。中后期因叶片扩展,株间距缩小,不宜中耕,防止损伤叶片,降低商品性而增加病害发生。

4 病虫害防治

4.1 虫害 日光温室栽培小青菜虫害主要是蚜虫, 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或 40%乐果乳油1000~2000 倍液喷雾防治, 喷雾时应注意重点喷在叶片背面及心叶上。有条件的可采用 25 目以上防虫网覆盖温室放风口,也可悬挂 50cm×50cm 黄板进行诱杀,每 667m2挂 20~25 块。 另外,近年来野蛞蝓在日光温室发生日益严重, 每 667m2可用生石灰 5~7.5kg,撒于温室前地角或植株行间进行隔离,也可用 6%蜗牛敌(密达)颗粒剂 250~500g 撒施防治。

4.2 病害病害 主要是霜霉病, 在保证温室正常温度条件下,应适当通风降湿预防霜霉病发生。 病害出现后,可选用 72%克露可湿性粉剂或 72.2%普力克水剂600~800 倍液防治,隔 7d 喷 1 次,连喷 4~5 次。5 采收小白菜植株长到一定大小可随时采收。 商品菜采收标准:外叶叶色开始变淡,基部外叶发黄,叶丛由旺盛生长转向闭合生长, 心叶伸长到与外叶齐平(俗称“平口”)。 秋茬小白菜定植后 30~40d 可陆续采收,春茬小白菜须在抽薹前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