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田块选择
茭白大棚促早栽培宜选择地势低洼,土壤肥沃疏松,有机质含量高,耕作层深厚,排灌方便,水质好,无工业“三废”污染,且没有连续
种过茭白的田块。
二、选留优良种苗,合理密植
茭白种苗每年要严格精选,选择株形整齐,孕茭率高,茭肉肥大,结茭部位低,没有雄茭和灰茭,分蘖节位低,并且成熟一致的茭墩留种。
在3月底4月初挖取种墩分苗寄植,一苗一穴,寄秧密度30×40厘米,秧田与本田比1:10。6月下旬开始插种,7月下旬结束。插种采用宽窄
行方法,规格为100-80×50厘米的双行种植,每亩密度1500丛,每丛1-2本。若定植苗叶片过长,应及时剪去上部叶片,留茎叶高度30-40
厘米,以减轻植株营养消耗。6米宽大棚,两边膜边内各留60厘米,共种6行。
三、清理茭田,施足基肥
秋茭到11月中旬采收基本结束,到12月中旬要齐泥割去地上部分残株枯叶,清洁田园,集中烧毁,以减少虫口和病菌的越冬基数。茭白田
有较多杂草的田块,在搭棚前5―6天,放干茭白田中的积水,每亩用10%草甘磷水剂1公斤兑水40公斤喷雾,作为芽前处理。在搭棚前2―3
天灌好浅水,亩施茭白专用有机肥120―150公斤或复合肥(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各为16%)50公斤。
四、搭棚保温,精心管理
12月底前即冬至前后进行搭棚盖膜,防止霜冻。茭白大棚促早栽培主要采用竹架大棚,竹架大棚宽6米,高1.8―2.0米,中间有立柱,长
度以田块而定,也可采用标准钢管蔬菜大棚。薄膜选用0.08毫米厚、8米宽的多功能无滴膜。大棚年内以密封保温为主。立春后气温急剧变
化,晚上仍要密封保温,白天要勤检查观察。平时天气温和时要两头通风;天气晴好,棚内气温超过32℃时,应揭边(裙)膜和两头通风
换气;碰到连续阴雨天气也要加强通风,有利壮苗,减少小苗孕茭率。一般4月中旬全部揭膜。
五、间苗定苗,巧施追肥
2月底3月初气温开始回升,茭白植株生长迅速,在株高30―40厘米时,要进行棚内删苗,每墩留足壮苗20-30株,这样亩有效苗可达4-5万
左右。删苗时可结合耘田除草,清除田边杂草,提高土壤透气性。耘田同时可在茭墩根际压泥壅根,使分蘖散开,改善营养状况。在做好
删苗前提下,根据苗色及时施好壮秆肥,一般亩施进口复合肥30-50公斤。3月底茭白逐渐扁秆孕茭,有30%植株孕茭时,视叶色巧施孕茭
肥,亩可施施进口复合肥15-20公斤,以保证茭白孕茭后所需养分,确保茭肉肥大洁白。
六、窝泥护茭,及时采收
3月底4月初茭白已陆续开始孕茭,这时就要采取人工窝泥护茭。窝泥目的是阻隔光照对茭白的直射,提高土温,促进茭白粗壮、洁白、脆
嫩,提高商品率。窝泥要分次进行,每墩看到1株孕茭窝1株,并随着茭白不断伸长要不断窝泥,一般窝泥高度15-20厘米,不能超过茭白
眼。由于植株孕茭有先有后,要做到边采收边窝泥,尽可能窝遍窝高,促进茭白个体肥大。当茭白长到心叶收缩,左右两外叶叶枕收缩到
相平,中间膨大至略露胸时可及时采收。
七、注意问题
1、盖膜密闭后,棚内不能施用碳氨、尿素或其它易挥发肥料及任何化学除草剂,防止肥料与除草剂灼伤苗。
2、防止高温伤苗,一般晴天气温17-18°C时膜内温度达到32-33°C应及时大棚两头通风,当晴天气温达到20°C时应及时揭掉部份边
(裙)膜,调节大棚内最高温度不超过35°C。
3、防止过早揭掉全膜使茭白受冻害,在3月中旬后,气温变幅大,如果过早揭掉全膜,会受冷空气的冻害,产茭反而推迟。常年一般在4
月中旬后可以揭掉全膜,倒春寒频繁的年份揭全膜时间还要适当推迟。
上一篇: 番茄种子能保存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