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肥力基础较高,施肥量大,墒情适宜,加上播种偏早,因而麦苗生长势强,分蘖多,速度快。一般到11月下旬,每亩的总蘖数就可达到或超过指标要求,如任其发展,在冬前常可达到百万以上,而且植株高,叶片大。若遇暖冬,年后继续生长,遇冷冬则冻害严重。对这类麦田要在11月上中旬进行深中耕断根,一般深锄10厘米左右。如果只中耕不断根,不但起不到控制旺长的作用,而且由于疏松了土壤,改善了根部环境条件,反而促进麦苗的旺长。
2、有一定地力基础,施了种肥并因基本苗偏多,播种偏早而形成的旺苗。这种旺苗一般是假旺苗,若冬前不管,到越冬后就会逐渐衰退成弱苗,而所谓“麦无二旺”对此应进行疏苗并适当镇压或深锄,控制旺长,增加养分积累并于浇冻水时追施适量化肥(一般亩施5~7公斤尿素),年后即可转为壮苗。
3、地力并不太肥,只是由于播种量过大,基本苗过多,而造成的群体大,苗子挤,根系发育不良,一般不宜深中耕,宜用剔苗的方法,冬前及早疏间剔苗,并可用石磙碾压,以抑制主茎和大蘖生长,控旺转壮,对疏苗后可能出现脱肥的麦苗应酌情追肥浇水,促进健壮生长。据调查,碾压处理较未碾压处理苗高度降低,分蘖和次生根增多,成熟时茎也较粗,但对于湿地和盐碱地不宜碾压,以免造成土壤板结和返碱。
4、注意采取综合化控技术。在小麦起身拔节初期应特别注意喷施矮壮素或多效唑等化学调控物质,以降低株高,增强抗倒能力;小麦孕穗、开花或灌浆期可喷施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以促进幼穗发育,延缓植株衰老,提高千粒重。
小麦化学控旺技术主要是:1、肥力基础较高,施肥量大,墒情适宜,加上播种偏早,因而麦苗生长势强,分蘖多,速度快。 2、有一定地力基础,施了种肥并因基本苗偏多,播种偏早而形成的旺苗。 3、地力并不太肥,只是由于播种量过大,基本苗过多,而造成的群体大,苗子挤,根系发育不良,一般不宜深中耕,宜用剔苗的方法,冬前及早疏间剔苗,并可用石磙碾压,以抑制主茎和大蘖生长,控旺转壮,对疏苗后可能出现脱肥的麦苗应酌情追肥浇水,促进健壮生长。 4、注意采取综合化控技术。
上一篇: 小麦苗期出现死苗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