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果树园艺 > 葡萄 > 葡萄黑痘病基本病原? 葡萄

葡萄黑痘病基本病原?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葡萄黑痘病病原菌是葡萄痂囊腔菌[sinoe ampelina (de Bary) Shear] ,属子囊菌亚门痂囊腔菌属,我国尚未发现。无性阶段为葡萄痂圆孢菌 [Sphaceloma ampelium (de Bary)],属半知菌亚门痂圆孢菌属。病菌的无性阶段致病。病菌在病斑的外表形成分生孢子盘,半埋生于寄生组织内。分生孢子盘含短小、椭圆形、密集的分生孢子梗。顶部生有细小、卵形、透明的分生孢子,大小4.8~11.6微米×2.2~2.7微米,具有胶粘胞壁和1~2个亮油球。在水上分生孢子产生芽管,迅速固定在基物上,秋天不再形成分生孢子盘,但在新梢病部边缘形成菌块即菌核,这是病菌主要越冬结构。春天菌核产生分生孢子。

子囊在子座梨形子囊腔内形成 ,尺度为80~800微米×11~23微米,内含8个黑褐色、四胞的子囊孢子,尺度为15~16微米×4~4.5微米。子囊孢子在温度2~32℃萌发,侵染组织后生成病斑,并形成分生孢子,这就是病菌的无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