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方案一
①、加强栽培管理,采用高畦或起垄栽培,不宜过密,以免影响通风透光条件;
②、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提倡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切忌偏施氮肥;
③、雨后要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采用滴灌 或膜下灌溉 ,严防大小漫灌;
④、发病初期结合防治茎枯病可喷洒或浇灌下列药剂,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6.5%霜霉威水剂6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或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每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10天停止用药。
防治方案二
(1)、在本病常发生的地区注意整治植地排灌系统,有条件可采用滴灌 ,严防大水浸灌,雨后及时清沟排渍降湿。土质粘重地应掺沙或增施有机肥等逐步改土,增强土壤通透性,提高根系活力。低洼潮湿地采用高畦深沟栽培,并挖环田沟、十字沟等措施以降低地下水位。
(2)、幼笋抽生期加强喷药保护。按无病早防、见病早治的要求,采取喷淋结合的办法,喷淋3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倍液)或可杀得悬浮剂(800倍液);
或25%甲霜灵可湿粉(600—800倍液);
或65.5%普力克水剂(600倍液);
或64%杀毒矾可湿粉(500倍液);
3—4次。隔5—10天1次,前密后疏,交替施用,喷透淋足,对初发少量轻病株,还可采用幼茎涂药浆(上述药剂的50倍液),或混面粉配成药浆涂茎,或加灌药的办法控制病害蔓延。
芦笋茎腐病防治方法:
(1)采用高畦或起垄栽培,不宜过密。(2)加强田管,雨后及时排月,降低土壤湿度。(3)及时拔除病笋,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菌源。(4)采用滴灌或膜下灌溉,严防大水漫灌。(5)发病初期用75%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或浇灌,采收前3天停药。
上一篇: 提高棚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有哪些注意事项?
下一篇: 育肥猪什么时候出栏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