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防治:频振式杀虫灯杀虫,每盏杀虫灯可控制50-60亩。对水稻螟虫、粘虫等有较好的杀虫效果
二、药剂防治
1、水稻螟虫、粘虫的防治:进入7月是我县防治水稻螟虫、粘虫的最佳时期,亩用20%噻虫嗪 8克 ,或25%吡虫啉乳油可湿性粉剂30 -40克 。
2、稻瘟病、稻曲病的防治。要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发生趋势及特点,按照“综合分析、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一喷多防”的原则,开展总体防治,还应在穗期主动出击预防防治穗颈瘟、稻曲病,确保水稻不受病虫危害。
(1)、水稻返青—分孽—拔节期:稻瘟病发病初期亩用枯草芽孢杆菌 10克 ,或75%三环唑20— 40克 兑水 50公斤 均匀喷雾。
(2)、穗颈稻瘟、稻曲病防治。对穗颈瘟的防治应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用三环唑分别防治一次,由于生育期不齐,应坚持破口一块防治一块。
(3)、稻曲病的防治。稻曲病应于水稻破口前5-7天选用4%井冈霉素·16亿蜡质芽孢杆菌等进行防治。
三、注意事项
1、禁止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假冒伪劣农药。
2、施药时间要选择阴天无风的早晨或傍晚,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施药,以免中毒事故发生。
下一篇: 番茄栽培历史和现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