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茄子 > 茄子黄萎病发生特点是什么? 茄子

茄子黄萎病发生特点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茄子黄萎病又称半边疯、黑心病、凋萎病,是为害茄子的重要病害。茄子苗期即可染病,田间多在座果后表现症状。茄子受害,一般自下向上发展。初期叶缘及叶脉间出现褪绿斑,病株初在晴天中午呈萎蔫状,早晚尚能恢复,经一段时间后不再恢复,叶缘上卷变褐脱落,病株逐渐枯死,叶片大量脱落呈光秆。剖视病茎,维管束变褐。有时植株半边发病,呈半边疯或半边黄。此病对茄子生产为害极大,发病严重年份绝收或毁种。

茄子黄萎病,定植后不久即会发病,遇低温定植,发病早且重,但以坐果后发病面积最大,病情最重。发病初期植株半边下部叶片近叶柄的叶缘及叶脉间发黄,后渐渐发展为半边叶或整叶,叶缘稍向上卷曲,有时病斑仅限于半边叶,引起叶片歪曲。早期发病茄株呈萎蔫状,早晚或雨后可恢复,后叶片变为褐色,全株萎蔫,叶片脱光,整株死亡。严重时,往往全叶黄萎,变褐枯死。该病多数为全株发病,少数仍有部分无病健枝。发病时:多由植株下部向上逐渐发展,严重时全株叶片脱落。发病株矮小,株形不舒展、果小,长形果有时弯曲。纵切根茎部可见到木质部维管束变色,呈黄褐色或棕褐色。

1、带菌土壤是本病的主要侵染源,带有病残体的肥料也是病菌的重要来源之一。病菌也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种子内外越冬,带病种子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2、病菌在田间靠灌溉水、农具、农事操作传播扩散。从根部伤口或根尖直接侵入。发病适温为1924℃。

3、茄子从定植到开花期,日平均气温低15℃,持续时间长,或雨水多,或久旱后大量浇水使地温下降,或田间湿度大,则发病早而重。温度高,则发病轻。重茬地发病重,施未腐熟带菌肥料发病重,缺肥或偏施氮肥发病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