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霉菌引起的根腐病,主要表现为中胚轴和整个根系逐渐变褐、变软、腐烂,根系生长严重受阻;植株矮小,叶片发黄,幼苗死亡。
由丝核菌引起的根腐病,病斑主要发生在须根和中胚轴上,病斑褐色,沿中胚轴逐渐扩展,环剥胚轴并造成胚轴缢缩、干枯。病害侵染严重时,可导致幼苗叶片枯黄直至植株枯死。
由镰刀菌引起的根腐病,主要表现为根系端部的幼嫩部分呈现深褐色腐烂,组织逐渐坏死;与籽粒相连的中胚轴下部发生褐变、腐烂;植株叶片尖端变黄,病害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
当玉米播种后遇到降雨,造成土壤积水,则易发生根腐病。一般状况下,根腐病发病率较低,不会造成严重的生产问题,但在特殊环境条件下,也出现过植株死苗率高达80%的情况。
玉米根腐病是缺钾引起的一种生理性病害。玉米缺钾时,幼苗叶色发黄,植株生长缓慢,节间变短,支撑根少,抗逆性差。大家知道,玉米很多病害都是先在根部侵染引起根腐,表现为苗期病害、茎腐、青枯等。近年来,根腐病越演越烈的主要原因是连作病菌积累量大,苗期低温多湿,加之栽培措施不当及长年偏施氮肥,施肥营养不均衡,农民不重视药剂拌种,又缺少抗根腐病品种和防治玉米根腐病的常识。
玉米根腐病在玉米幼苗期至抽穗吐丝期均可出现症状,整株植株茎叶暗绿。病叶自叶尖向下或从边缘向内逐渐变黄干枯。病株的叶片由下而上发展而呈焦枯状;须根初期表现水渍,变黄,后腐烂坏死,根皮容易脱落。当玉米植株长到七、八片叶时,根部变黑腐烂,叶片至下而上逐渐变黄枯萎;或抽雄以后根部迅速腐烂,植株枯黄倒伏死亡。轻病植株可抽穗,但籽粒不充实,甚至秕瘪,穗抽疏松,秃尖,严重减产,重至枯萎。玉米根腐病已成为近年来常见的毁灭性病害。
玉米根腐病的发生与土壤含钾量的关系非常密切。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在50ppm以下发病重,100ppm以下发病中等,150ppm以上则病害很少发生,缺钾而重施氮肥的地块病害加重。
上一篇: 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农药的选择与使用?
下一篇: 野生动物会发生应激综合症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