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诊诊断 这是最基本的诊断方法。它是利用人的感官或借助最简单的器械如体温计、听诊器等直接对动物进行检查。有时也包括血、粪、尿的常规检验。对于某些具有特征临诊病状的典型病例不难作出诊断,如破伤风、猪丹毒等。但临诊诊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注意对整个发病动物群体所表现的综合病状加以分析判断,切勿轻易下结论,以免误诊。
2、流行病学诊断 流行病学诊断是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流行病学诊断往往与临诊诊断联系在一起,某些传染病的临诊病状相似,但其流行特点和规律却不一致。如口蹄疫、水疱性口炎、水疱病和水疱性疹等病,临诊病状几乎完全一样,但在流行病学方面却不难区分。
3.病理学诊断 由于传染病而死亡的动物,一般都会有一定的病理变化,可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如猪瘟、鸡新城疫、牛肺疫等,都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常常有很大的诊断价值。最急性死亡和早期屠宰的病例,有时特征性病变尚未出现,所以在病理剖检时尽可能增加一些剖检数量,并选择病状较典型的病例。有些疫病除眼观病理变化外,还要进一步作病理组织学检查。
4.微生物学诊断 运用动物微生物学的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查,是诊断动物传染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5、免疫学诊断 免疫学诊断是传染病诊断和检疫中常用的重要方法,包括血清学试验和变态反应两类。
上一篇: 大棚蔬菜发生氨气危害的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 温度和养花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