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适宜品种 大棚秋延迟栽培的黄瓜,生长前期高温多雨,后期低温寒冷,因此,应选择苗期较耐热、生长势强、抗病、高产的黄瓜品种,如津研4号、秋棚1号、鲁秋1号、鲁春32号和津杂2号等。
二、培育壮苗 大棚秋延迟栽培黄瓜,播种期以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宜。在大棚内搭凉棚或用遮阳网覆盖育苗,畦宽1~1.2米、长6米左右。每亩畦面撒施3000公斤腐熟圈肥后,翻土10厘米深,使土和肥充分拌匀。然后耧平畦面,按10厘米×10厘米行株距划方格,在每格中央平摆2粒种子,上面覆盖2厘米厚营养土,轻踩一遍后灌水。出苗后要保持畦面见干见湿;若畦面偏干,应在早晨和傍晚浇水。在幼苗刚出现2片真叶时,用浓度为100ppm的乙烯利处理1次。播种后20天,当幼苗有3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三、整地定植 前茬作物收获后,每亩施优质腐熟圈肥3000公斤、过磷酸钙100公斤、草木灰50公斤作基肥,同时每亩喷洒15公斤50%多菌灵粉剂进行土壤消毒,然后灌水。待土壤干湿适宜时翻地,整平后带墒做成高10厘米、宽80厘米的大垄,两个大垄间开宽40厘米的大沟。在每个大垄中间开宽20厘米的小沟,形成两个宽30厘米、高10厘米的小垄。定植时,每小垄上栽植一行黄瓜苗,株距20厘米左右,每亩移栽4500~5000株。
四、加强定植后管理
1.调节温湿度结瓜前期(从7月下旬至9月中旬),仅保留大棚顶部覆盖塑料薄膜,而将大棚四周的塑料薄膜揭开,这样不仅可减轻直射光的强度,而且还能起到降温防雨的作用。除雨天外,平时要加强通风,使棚内温度白天保持25~28℃,夜间13~17℃,昼夜温差在10℃以上。夜间要留通风口散湿。
结瓜盛期(从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棚内温度仍保持25~28℃。但到了10月中旬外界气温下降较快时,应充分利用晴朗天气,使棚内白天温度提高到26~30℃,夜间通过采取保温措施达到13~15℃。此期如果白天温度适宜,要加强通风;当最低温度低于13℃时,夜间要关闭通风口。
结瓜后期(从10月中下旬到拉秧),外界气温急剧下降,此期要将大棚四周及棚顶上的薄膜压紧封严保温。每天白天要推迟放风时间,以提高棚内温度;夜间要采取保温措施。当棚内最低温度降至10℃时,可去掉支架,使黄瓜茎蔓落下来,然后架小拱棚保温。
2.肥水管理秋延迟黄瓜定植后,表土见干见湿时浇一次缓苗水。结果前以控为主,要求少灌水。插架前可追施一次肥,亩施腐熟人粪尿500公斤。追肥后灌水插架。进入结瓜盛期,肥水要足,一般需追肥2~3次,每次每亩施尿素10公斤或腐熟稀人粪尿500~750公斤。结合喷药,可喷施0.2%尿素液和0.2%磷酸二氢钾溶液。温度高时每4天浇一次水,温度低时每5~6天浇一次水,10月下旬后每7~8天浇一次水。
3.中耕松土及打顶摘心从定植到坐瓜,一般中耕松土3次,使土壤疏松通气,促进根系发育。秋延迟黄瓜可利用其侧蔓增加后期产量,一般在侧蔓上留2片叶、1条瓜。当植株长到25片叶后要及时打顶摘心,促进“回头瓜”的生长。
4.防治病虫害秋延迟黄瓜前期易出现霜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一旦发现要及时喷药防治。另外,还要严格调控好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
瓠瓜又名瓠子、蒲子、葫芦等,属葫芦科葫芦属的栽培种,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在我国已有7000多年栽培历史,也是洞庭湖区主要蔬菜栽培品种之一。
瓠瓜为浅根系,侧根发达,主要分布在表土20厘米内。一般主蔓着生雌花晚,侧蔓1~2节即可发生雌花。花为雌雄同株,单花腋生。雌雄花大都在夜间及早、晚、光照弱时开放。果实有长筒形、短筒形、扁圆形或束腰形状,嫩果果皮淡绿色,果肉白色,种子卵形,扁平,千粒重125克左右。瓠瓜喜温,种子在15℃开始发芽,30~35℃发芽最快,生长和结果期的适温为20~25℃,当温度高于35℃或低于11℃,生长发育受阻,5℃以下开始受到冷害。瓠瓜对光照条件要求高,在阳光充足情况下病害少,生长和结果良好且产量高。瓠瓜对水分要求严格,不耐旱又不耐涝,结果期间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瓠瓜不耐瘠薄,以富含腐殖质的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为宜,所需养分以氮素为主,配合适量的磷钾肥施用,这样才能提高产量和品质。
1品种选择
1.1 常德圆瓠瓜
常德地方品种,也是常德市主栽品种之一。极早熟,果实扁圆形,长约15厘米,横径20厘米,皮绿白色,瓜面光滑有少量茸毛。果肉厚,白肉,纤维少,单果重1公斤左右。
1.2 短棒瓠子
以侧蔓结瓜为主,子蔓第一节位出雌花,果实长棒形,长30-35厘米,横径6-7厘米,瓜皮绿白色,单瓜重1公斤左右。早熟,从定植到采收55天左右,耐高温高湿,产量高。
2 播种育苗
2.1播种时间
瓠瓜在洞庭湖区作秋延后大棚栽培,以8月10日左右播种为宜。如果播种过早,由于温度高,病害严重;若过迟,由于生育期短,产量低。
2.2 遮阳育苗
2.2.1种子处理。播种前,选晴天晒种1~2天,然后用冷水浸种20分钟,把瘪籽、霉烂种子除去,再放到55℃温水中浸泡15分钟,浸泡时多次搅拌,再在常温下浸种8-12小时,捞出后要搓洗种子,把种子外表粘附的杂物洗净,用拧干的湿毛巾或湿纱布包好,放在室内阴凉处进行催芽,每天要翻动种子2-3次,使种子充分获得氧气,当有30%左右的种壳破裂,看到芽尖时即可播种。每亩大田需用种量250克左右。
2.2.2营养土配制:取未种过瓜类作物的菜园土7份,腐熟农家肥3份,分别过筛后混匀,再按1立方米营养土加过磷酸钙1公斤、复合肥2公斤、40%敌克松可湿粉150克,充分搅拌。
2.2.3播种:秋延瓠瓜育苗正值高温季节,苗床必须覆盖遮阳网,做到防雨、防晒,并结合营养钵育苗,才能达到壮苗、齐苗的效果。播种前,将营养土装入直径10厘米×10厘米的营养钵中,然后播种,每钵1粒,播后盖土1-1.5厘米,浇足水分,保证苗钵的湿度。也可以将以上营养土制作成营养块,每块播种1粒。播种后,覆盖遮阳网保湿降温,幼苗出土后将遮阳网去除,换用防虫网。齐苗后浇1次腐熟粪水,以后适当控制水分。苗期一定要喷施1-2次吡虫啉+抑太保,防治虫害,3片真叶时定植。
3 整地移栽
3.1 整地
秋延后栽培的瓠瓜,应移栽在大棚内,便于调节植株的生长发育环境。瓠瓜的前茬最好是油菜、豆类等作物,严格避免与瓠瓜田、瓜类作物重茬,周围尽量不能有棉田,以免高毒农药污染。在整地前,田土要耕翻,捣碎土块,每亩大田撒施腐熟人畜粪25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硫酸钾7.5公斤,然后整成宽1.8米、高40厘米的畦面,畦面呈龟背形,覆盖宽幅为2米的黑色地膜,可以起到防草、保湿、降温的作用。沟宽约30厘米,田边围沟深40厘米,便于及时排水。
3.2 移栽
瓠瓜作秋延后大棚栽培,苗龄不宜太长。8月下旬,当瓠瓜苗龄达到15天左右,具有2-3片真叶时进行定植。定植应选在晴天下午5点钟以后进行,也可阴天定植。每垄栽2行,株距0.5米,亩栽1500株左右,移栽后及时浇上定根水。
。
上一篇: 有机肥双模造粒机:功能和优势有哪些?
下一篇: 油菜菌核病发病症状与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