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影响奶牛产奶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奶牛产奶的因素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遗传因素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奶牛品种不同,其产奶量存在较大差异。在各品种的奶牛中,纯种荷斯坦奶牛的产奶量最高,而娟姗牛的平均产奶量与荷斯坦奶牛的平均产奶量相差2吨多。中国黑白花奶牛的产奶量在6.5-7.5吨,而一些改良牛(本地黄牛与荷斯坦奶牛的杂交后代)的产奶量则是非常低的,一般在2.5-3.0吨左右。

2生理因素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奶牛的体型、体重的大小与其产奶量呈正相关。一般体型较大的奶牛,其消化倒容积大,采食量也大,故产奶量也较高。据统计,在一定范围内,每100千克体重可能增产牛奶100千克。一般,体型狭小,乳静脉不发达,乳镜狭窄,乳井细小的奶牛,其产奶量必然低。

3初产年龄、产犊间隔和产犊时间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初产年龄过大或过小都可以造成奶牛的产奶量低下。初产年龄太小的奶牛,其身体及生殖器官的发育都不完全,这样的奶牛初产的奶量较低,终生的产奶量也会降低。而初产年龄过大,则终生的胎次就会相应的减少,因而,奶牛的终生产奶量就会降低。还有个别奶牛养殖户,盲目的追求单胎次的产奶量,进行掠夺式挤奶,不能科学干乳,使奶牛的身体机能不能得到恢复,进而影响下胎次的产奶量。产犊时间对奶牛的产奶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最适宜的产犊时间是冬春季节。

4日粮配比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遗传因素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较小,一般只占到25%~30%。奶牛产奶量的高低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而在外界环境中,饲养管理特别是饲料条件对提高母牛的产奶量和牛奶的组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牛奶中的成分的含量受到饲料的影响较大,如果奶牛长期处于饲料缺乏或饲料品种单一的环境中,乳成分和泌乳量就会受到影响。 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养殖户的饲养观念较传统,而且受气候和地理环境的限制,基本上是本地有什么样的饲料,就喂奶牛什么的饲料,没有很好的根据牛的营养需要,进行合理搭配和调制饲料。造成奶牛的饲料品种单一,营养供给不足。另外,一些奶牛养殖户对青贮、苜蓿等优质饲料的认识不足,秸秆等饲料的利用不当,导致青贮、苜蓿等优质饲料的饲喂量不足,或秸杆等饲料的营养不能被很好的吸收利用,使得一些高产品种的奶牛产奶量不能很好的发挥。

5环境因素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舍饲奶牛运动不足,冬季牛舍寒冷,冬季奶牛饮凉水都是造成奶牛产奶量低的原因。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或单独作用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奶牛有很强的耐热习性,但并不耐寒,冬季天气寒冷,气候又很干燥,如果饲养管理不当,牛舍温度低,加之饮凉水,奶牛的血液循环不良,体温降低,机体内的能量过度消耗来用于维持体温,同时,奶牛的食欲下降,加之青绿饲料匮乏,营养物质的摄人不足,极易导致产奶量下降,甚至影响奶牛的正常发育。

环境因素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属于间接影响。环境卫生差和空气湿度太大会引发奶牛疾病,如乳腺炎、子宫内膜炎、肢蹄病的发生。这些疾病的发生,会影响奶牛的生理机能,影响奶牛的泌乳性能,最终导致奶牛产奶量降低,甚至导致奶牛过早的被淘汰。

综上所述,奶牛产奶量的高低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建议广大养殖户根据实际情况,加强管理饲养,为奶牛高产创造条件。

 一、遗传因素 不同品种、个体和体重均影响奶牛产奶量
  不同品种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脂率有很大的差异。在众多的奶牛品种当中,荷斯坦奶牛是产奶量较高的品种,但其乳脂率相对较低。同一品种内的不同个体,其产奶量和乳脂率也有差异。如荷斯坦奶牛的产奶量一般在3000-12000公斤之间,乳脂率为2.6-6.0%。体重大的个体其绝对产奶量比体重小者要高。在一定限度内,体重每增加100公斤,奶产量提高1000公斤。但并不是体重越大产奶量越高,通常情况下,母牛体重在550-650公斤为宜。
  二、生理因素
  1、年龄和胎次 奶牛泌乳能力随年龄和胎次增加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初产母牛的年龄在2岁半左右,由于本身还在生长发育阶段,所以产奶量较低。此后,随着年龄和胎次的增长,产奶量逐渐增加。待到6-9岁,即第4-7胎时,产奶量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10岁以后,由于机体逐渐衰老,产奶量又逐渐下降。
  2、泌乳期 母牛从产犊开始泌乳到停止泌乳为止的这段时期称为泌乳期,乳牛在一个泌乳期中产奶量呈规律性的变化:分娩后头几天产奶量较低,随着身体逐渐恢复,日产奶量逐渐增加,约在第20-60天,日产奶量达到该泌乳期的最高峰(低产母牛大约在产后20-30天,高产母牛大约在产后40-60天)。维持一段时间后,从泌乳第3-4个月开始又逐渐下降。泌乳7个月以后,迅速下降。泌乳10个月左右停止产奶。一般盛乳期产奶量达到305天产奶量的45%左右,是夺高产的关键时期,所以特别要做好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不同的泌乳时期,乳脂率也有变化。初乳期内的乳脂率很高,大约超过常乳的1倍。第2-8周,乳脂率最低。从第3个泌乳月开始,乳脂率又逐渐上升。
  3、干乳期 从停止挤奶到分娩前15天这段时期称为干乳期。母牛干乳期一般为40-60天。但因奶牛的具体情况不同,干乳期时间长短也不一样。干乳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奶牛下一胎产奶质量和数量。
  4、发情与妊娠 奶牛发情期间,由于性激素的作用,产奶量会出现暂时性的下降,其下降速度大约为10-12%。在此期间,乳脂率略有上升。母牛妊娠对产奶量的影响因妊娠期时间长短而有差别。妊娠初期,影响轻微;从妊娠第五个月开始,泌乳量显着下降;第八个月则迅速下降,直至干乳。
  5、初产年龄 奶牛的初产年龄不仅影响头胎产奶量,而且影响终生产奶量。初产年龄过早,小于24月龄,产奶量较低,常因个体生长发育及沁浮器官的发育受阻而影响健康。初产时间过晚,大于30月龄,产奶量和产奶胎次减少,从饲养成本上看是不合算的。实践证明,育成母牛体重达到成年母牛休重的60%(约340-360公斤)时配种,在24-26月龄产第一个犊比较合适。
  三、环境因素
  1、饲养管理 奶牛的饲料种类及饲喂方法等,对产奶量都有影响。但其中营养物质的供给,对产乳量的影响最为明显,而且不同种类的饲料及其配合比例,对奶牛产奶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影响。
  ①精饲料对产奶量的影响。在奶牛饲养中,精饲料主要满足奶牛的产奶营养需要。在泌乳盛期,由于产奶量处于上升期,而采食量的增加比产奶量的增加缓慢,奶牛处于能量负平衡。如果精饲料喂量不足,会延长奶牛的能量负平衡期,使产奶高峰期缩短,影响整个胎次的产奶量。但精饲料喂量也不能太多,太多会使奶牛发生代谢病(如瘤胃酸中毒、酮血病等),并引起乳房炎和蹄叶炎等疾病。因此要按奶牛的产奶量确定精料喂量,一般奶、料比以2.5-3:0:1为宜。同时还要考虑精粗饲料的干物质比例,一般以45:55-55:45为宜,泌乳盛期可达到60:40。
  ②粗饲料对产奶量的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干物质进食量与粗饲料的品种和质量。粗饲料质量差,采食量不足,不仅影响奶牛稳产、高产,使乳脂率下降,而且会引发许多疾病,如胎衣不下、产后子宫迟缓、子宫内膜炎、肢蹄病等。粗饲料中粗纤维占日粮干物质的比例以17%为宜,不低于13%。粗饲料中干草与青贮的干物质比例以50:50为宜。如果青贮喂量不足,粗饲料干物质采食量达不到要求;而干草不足,粗纤维采食量达不要求,这样都会影响奶产量。
  ③多汁饲料对产奶量的影响。饲喂多汁饲料如青草、块根、蔬菜、瓜果及糟渣料等,对提高奶牛产奶量有一定作用。但喂量不宜过多,以5-10公斤/日为宜,多汁饲料喂量过多,影响奶牛干物质进食量,同时使奶牛对多汁饲料产生依赖,制约奶牛干物质进食量和产奶量的提高。
  ④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产奶量的影响。为了维持奶牛的正常泌乳机能,日粮中需要补充一定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特别是牛奶中含量较高的矿物质。
  2、挤奶与按摩乳房 
 
  3、产犊季节 
  4、外界气温 
  5、疾病 

1、遗传因素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奶牛品种不同,其产奶量存在较大差异。在各品种的奶牛中,纯种荷斯坦奶牛的产奶量最高,而娟姗牛的平均产奶量与荷斯坦奶牛的平均产奶量相差2吨多。中国黑白花奶牛的产奶量在6.5-7.5吨,而一些改良牛(本地黄牛与荷斯坦奶牛的杂交后代)的产奶量则是非常低的,一般在2.5-3.0吨左右。
2 、 生理因素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奶牛的体型、体重的大小与其产奶量呈正相关。一般体型较大的奶牛,其消化倒容积大,采食量也大,故产奶量也较高。据统计,在一定范围内,每100千克体重可能增产牛奶100千克。一般体型狭小,乳静脉不发达,乳镜狭窄,乳井细小的奶牛,其产奶量必然低。

3、初产年龄、产犊间隔和产犊时间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初产年龄过大或过小都可以造成奶牛的产奶量低下。初产年龄太小的奶牛,其身体及生殖器官的发育都不完全,这样的奶牛初产的奶量较低,终生的产奶量也会降低。而初产年龄过大,则终生的胎次就会相应的减少,因而,奶牛的终生产奶量就会降低。还有个别奶牛养殖户,盲目的追求单胎次的产奶量,进行掠夺式挤奶,不能科学干乳,使奶牛的身体机能不能得到恢复,进而影响下胎次的产奶量。产犊时间对奶牛的产奶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最适宜的产犊时间是冬春季节。

4、 日粮配比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遗传因素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较小,一般只占到25%~30%。奶牛产奶量的高低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而在外界环境中,饲养管理特别是饲料条件对提高母牛的产奶量和牛奶的组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牛奶中的成分的含量受到饲料的影响较大,如果奶牛长期处于饲料缺乏或饲料品种单一的环境中,乳成分和泌乳量就会受到影响。

5、环境因素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舍饲奶牛运动不足,冬季牛舍寒冷,冬季奶牛饮凉水都是造成奶牛产奶量低的原因。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或单独作用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奶牛有很强的耐热习性,但并不耐寒,冬季天气寒冷,气候又很干燥,如果饲养管理不当,牛舍温度低,加之饮凉水,奶牛的血液循环不良,体温降低,机体内的能量过度消耗来用于维持体温,同时,奶牛的食欲下降,加之青绿饲料匮乏,营养物质的摄人不足,极易导致产奶量下降,甚至影响奶牛的正常发育。 环境因素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属于间接影响。环境卫生差和空气湿度太大会引发奶牛疾病,如乳腺炎、子宫内膜炎、肢蹄病的发生。这些疾病的发生,会影响奶牛的生理机能,影响奶牛的泌乳性能,最终导致奶牛产奶量降低,甚至导致奶牛过早的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