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红叶茎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是棉花中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历年我县沙壤土和瘠薄棉田发生较重,在干旱年份,尤其在久旱逢雨或连阴雨天气,红叶茎枯病暴发,棉株干枯死亡,该病危害胜过其他病害所造成的损失。
防治方法:红叶茎枯病的发生与土、肥、水、气候、耕作制度等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因此,防治该病应采取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增施钾肥、加强田间管理、防止棉花后期缺肥。在棉花花铃期及时追肥,注意增施钾肥。在干旱少雨年份,又无灌溉条件的棉田可采取开沟施草木灰、稀人粪尿,连施2--3次,防病效果良好。
发病初期可以进行叶面喷洒钾肥,可喷1--2%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均可)或氮肥溶液,也可每亩次追施草木灰100公斤,防病增产效果显著。干旱缺水棉田,应及时开沟浇水抗旱,但切忌大水漫灌。
发病后可及时用药剂防治。方法:用氨基酸30毫升+丙环唑5毫升+优质磷酸二氢钾40克+锌硼肥30克,兑水15公斤喷雾防治,隔7天一次,连喷2--3次,可有效防治棉花红叶茎枯病。
1、及时补施叶面肥,改善植株需肥环境:目前可采取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叶面微肥混合液,重点喷施中、上部叶片背面,间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施2~3次,防治效果较好。
2、 加强管理,合理排灌:做好抗旱排涝工作,适时灌溉抗旱,多雨季节要注意及时排水,保持土壤的适宜水量,协调肥水的供应,以水促肥,促进根系的发展,有利于棉株的生长,增加抵抗力,减轻病害的发生。
3、加强后期管理,减少消耗: 整枝修棉,保证棉花养分、水分的合理应用,对早发水肥不足的棉田,可以适当采拾早铃、及时祛除烂铃。
4、加强棉花病虫害的防治,保证棉花健壮生长。棉花发病以后,可喷施甲霜灵、多菌灵等杀菌剂,以防止其它病菌的入侵,缓解病症。
上一篇: 种鸵鸟的饲养管理方法?
下一篇: 果树抹芽和刻芽是一回事还是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