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核遗落土中或以菌丝体、菌核在杂草和田间其他寄主上越冬。翌年菌核萌发产生菌丝进行初次侵染,发病后病部产生的菌丝又借攀援接触,不断扩展,进行再次侵染。雨水、灌溉水、农具可传播。 病菌在13~42℃范围内均可生长,发育适温24℃左右。喜湿耐干,土壤湿润有利于发病。前作稻纹枯病严重,或用纹枯病重的稻草覆盖的植地,往往发病早而重。
病菌主要以菌核遗落土中或以菌丝体、菌核在杂草和田间其他寄主上越冬。翌年菌核萌发产生菌丝进行初次侵染,发病后病部产生的菌丝又借攀援接触,不断扩展,进行再次侵染。雨水、灌溉水、农具可传播。 病菌在13~42℃范围内均可生长,发育适温24℃左右。喜湿耐干,土壤湿润有利于发病。前作稻纹枯病严重,或用纹枯病重的稻草覆盖的植地,往往发病早而重。
上一篇: 鱼苗放养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呢?
下一篇: 巴贝斯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