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番茄 > 番茄落花落果现象原因与防治? 番茄

番茄落花落果现象原因与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西红柿落花落果原因:

1、品种关系:果型的大小与落花之间有很大关系,大果型品种易落花,小果型品种不易落花。

2、秧苗质量的好坏:西红柿从2——3片真叶开始进行花芽分化,到7——8片真叶定植前就已经完成了前3穗花序花芽的分化。因此西红柿在育苗期间夜温的过高过低,日照不足,床土过干过湿,磷肥缺乏都会影响花芽的正常分化,从而造成后期的落花落果。

3、温度的过高过低:在育苗期间最适宜的气温是白天22℃——25℃,夜间13℃——15℃;在结果期间最适宜的气温是白天22℃——28℃,夜间15℃——18℃。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白天高于32℃或低于12℃;夜间高于20℃或低于12℃都会造成落花落果。

4、湿度的过大或过小:西红柿在结果期间喜欢比较湿润的土壤和比较干燥的空气。

5、光照不足:西红柿无论是在育苗期间还是在开花结果期间都需要充足的光照。

6、植株营养不足:西红柿在定植时伤根过多,氮肥不足,温度过低使缓苗过慢,会引起后期落花落果;生长后期整枝打杈不及时,氮肥过多,植株过于繁茂使植株生长发育不平衡也会引起落花落果。

二、西红柿落花落果的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措施:

⑴加强苗期管理,在幼苗花芽分化期间加强温度、光照、水份、营养的管理,培育壮苗。

⑵分苗和定植时要减少伤根,加快缓苗。

⑶定植后加强肥水管理,避免氮肥过多过少,及时整枝打杈摘心,防止植株徒长。

2、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有防落素(又叫番茄灵,化学名为对氯苯氧乙酸)和2,4—D(化学名为二氯苯氧乙酸)。

番茄生长期间时常出现落花落果现象,是因为花柄、果柄的基部组织形成了离层,与着生组织自然分离而脱落。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造成根系受损,花粉不育,致使不能正常授精而导致落花落果。

  2、水分的影响:土壤水分过多通透性差,容易缺氧,使根系呼吸和生长发育受阻,导致根系生命力下降或受损伤;土壤长期缺水干旱,造成植株水分供应不协调而引起落花、落果。空气湿度过大,花粉吸水膨胀,不能从花药中散出,影响授粉授精;空气干燥,也同样影响授粉授精,坐果不良。

  3、光照的影响:长期低温阴雨天气,至使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造成植株徒长,雄花发育不良,使第一、二层的花容易脱落;又因种植密度过大,株行距不合理,光照不足植株生长过弱,也会出现落花、落果现象。

  4、肥料的影响:偏施氮肥,植株徒长,营养过旺,引起坐果不良,发生落花落果。

  5、病虫害:番茄病虫为害也会造成落花、落果。

  防治措施:

  1、选用良种:选择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

  2、肥水管理:未坐果前不宜浇水追肥,从而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当第一个果实坐稳后,应增施磷钾肥,减少氮肥用量,进入坐果期,果实迅速膨大,则需要大量的氮、磷、钾肥料,除合理追肥外,还可以每隔7天左右喷1次叶面肥及速乐硼保花保果。

  3、温湿度的管理:在开花结果阶段,大棚内应加大通风量,只有通风良好,植株才能生长旺盛,提高坐果率;阴雨天,湿度过大,容易导致番茄的花粉发育不良,活性降低,不能很好的粘着到雌蕊的柱头上,从而致使辣椒授粉率降低。所以,阴雨天时要注意通风、排涝,降低湿度。

  4、植株调整:番茄在生长中后期,可适当整株,摘除过密的侧枝及老叶、黄叶、病叶。

  5、加强病虫害防治:病毒病在发病初期用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400倍或1.5%植病灵1500倍喷雾防治,7―10天一次,连续3―4次;灰霉病、叶霉病、疫病可选用75%百菌清6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交替施用;蚜虫用10%氯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喷雾;白粉虱用10%吡虫啉3000倍液或25%阿克泰7000倍,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