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防治的最佳药剂和时期是什么?及综合防治措施。
二点委夜蛾是玉米上近几年发生偏重、危害严重的一种新害虫。二点委夜蛾主要危害在于幼虫咬食玉米茎基部和根系,造成植株萎蔫枯死,导致缺苗断垄甚至毁种。它适应性广、繁殖能力强、危害损失重、防控难度大,防治不好将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因此,应及时监测田间发生动态,做好防治二点委夜蛾的防治工作,确保玉米苗全、苗壮。
一、发生特点:
1、二点委夜蛾形态上与黄地老虎相似,主要在玉米根周围的土表处聚集分布,隐蔽性强怕光,麦糠、麦秸覆盖严重的地方发生偏重。田间管理精细的地块基本不发生,管理粗放的地块发生严重,掀开厚厚的大量堆积麦糠、麦秸的地块,大量幼虫在此聚集,严重点单株达到3—5头。
2、有顺垄转株危害的特点,且危害后造成的症状为:地上部心叶萎蔫、整株倒伏,甚至整株死亡。危害株的生长高度比正常株一般矮5—10公分,长势明显弱于正常株。
二、危害特性。二点委夜蛾一般不入土,而是藏匿于麦秸麦糠等田间堆积物下,播种早、麦秸、麦糠覆盖厚的地块虫量大,与清理麦秸、麦糠干净的地块差异显著。该虫主要危害玉米的根和茎基部,一是咬食玉米一侧的根,形成倒伏;二是横穿咬食玉米茎基部,形成孔洞,切断植株的疏导组织,轻者造成地上部玉米心叶萎蔫和倒伏,重者枯死。
三、影响因素:
1、一是近些年大面积推广秸杆还田,田间麦秸、麦糠大量覆盖,给二点委夜蛾创造了适生环境;二是农事操作简化,收割完小麦后,不耕不耙,直接种植玉米,多年的这种耕作制度的推广,造成田间虫源积累,基数增大,遇气候适宜,将造成大发生。
2、二点委夜蛾喜阴暗潮湿的环境,如6月下旬—7月上旬阴雨天气多,有利于该虫繁殖、繁育。
四、防治时间及方法:
1、防治时间:在玉米3—4叶期,即6月下旬—7月上旬及时进行防治。
2、防治方法:一是及时清理田间麦秸、麦糠,降低虫源基数;二是可用20%氯虫苯甲酰胺10ml毒土、48%毒死蜱100ml、2.5%高效氟氯氰100ml拌炒香的5公斤麦麸配成毒饵,诱杀二点委夜蛾幼虫,防效较好。于傍晚沿垅间撒施。避免苗后3—5天内进行除草剂叶面喷施。
玉米田二点委夜蛾防治方法以麦茬夏玉米田为主,高产麦田收获后田间麦秸和麦糠覆盖厚的田块为重点。重点防控时期是在麦收后到夏玉米苗6叶期前。主要防治方法如下:
一、播前灭茬:小麦收割时在收割机上挂上旋耕灭茬装置,粉碎小麦秸秆;同时在麦田施用秸秆腐熟剂,既可恶化害虫生活环境,有效减轻二点委夜蛾危害,又可提高玉米播种质量,达到齐苗壮苗。
二、清除玉米苗根基的覆盖物:及时清除玉米苗周围的麦秸和麦糠,减少二点委夜蛾适生环境,消除对其发生的有利条件。一旦发生幼虫危害,及时清洁田间囤聚在玉米苗基部的麦秸后用药围棵保苗,可以大幅度提高防治效果。
三、种子处理:利用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或含有上述成分的种衣剂包衣,在控制地下害虫的基础上,可以兼治二点委夜蛾。
四、播后苗前喷雾:对未旋耕麦田,在夏玉米播后出苗前,结合玉米田“封”、“杀”除草加入有机磷农药,或选用有机磷农药全田喷雾,尽量选用高压喷雾器打透覆盖的麦秸,杀灭在麦秸上产卵的成虫、卵及在小麦自生苗上取食的低龄幼虫。使用药剂可选用毒死蜱、辛硫磷乳油和阿维菌素等药剂,避免单独使用菊酯类农药。
五、苗后喷雾:在玉米6叶期前,防治二点委夜蛾幼虫,将喷头拧下,顺垄喷撒药液,或用喷头直接喷根茎部,直接毒杀大龄幼虫。
上一篇: 甜菜夜蛾可以用性诱剂捕杀成虫吗?
下一篇: 提高辣椒产量四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