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甘蓝 > 紫甘蓝的栽培管理方法 甘蓝

紫甘蓝的栽培管理方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紫甘蓝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对各种营养元素的要求不同。早期消耗氮素较多,莲座期达到高峰。叶球形成期则消耗磷、钾素较多。紫甘蓝对三要素中的氮、钾吸收量较多,磷较少。在增施氮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磷、钾肥。

  在定植后的15天左右,进行第一次追肥,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铵15-20公斤,施肥后随即浇水。

  第一次追肥、浇水后,莲座叶生长旺盛,叶面积迅速扩大。这时可适当控制浇水,进行中耕划锄,促使植株长得壮而不旺。当莲座叶基本封垄,球叶开始抱合时,须第二次追肥,促进叶球生长。结球期是紫甘蓝生长量最大的时期,此期的生长量约占总生长量的70%-80%,这次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铵20公斤,硫酸钾10公斤或草木灰100公斤,随即浇水。在结球期注意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浇水一定要选晴暖的天气,不能在阴天浇水,在生长过程中,要求比较湿润的环境条件。空气湿度应在80%-90%,土壤湿度应在78%-80%为宜。

春季栽培 紫甘蓝春季栽培有几种方式,如温室、改良阳畦、塑料大棚和露地,都在冬春季育苗,春季定植,初夏或夏季时收获,栽培技术方面大体相同。
(1)育苗 为了在预定时期收获,就必须适期播种,培育壮苗。其标准是:未通过春化阶段的具有6~8片真叶的较大壮苗,下胚轴和节间短,叶片厚,色泽深,茎粗壮,根群发达;定植后缓苗快,生长恢复快,对不良环境和病虫害抵抗力强。紫甘蓝冬春季育苗时间从12月上旬到4月上中旬,均为保护地育苗,育苗方式有普通苗床育苗和育苗盘。
幼苗期从分苗时3片真叶到6~8片真叶约45~60天,这段时间前期,为促进分苗后缓苗快,温度白天可保持25℃左右,夜间15℃左右,缓苗后再保持白天18~20℃,夜间10℃左右,使幼苗生长健壮,不徒长。定植前苗子已长到6~8片叶,这时为提高幼苗的抗寒性和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应进行低温锻炼,白天保持在15℃左右,夜间7~8℃左右,逐渐地接近于定植环境的温度。保护地栽培要注意温度管理,经常通风换气,掌握好通风口的大小和温度的变化。
(2)定植 定植前要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用土杂肥、堆肥、猪粪等有机肥4000~5000千克,可掺入过磷酸钙20~30千克、草木灰150千克一起施用,以增加磷钾的含量,与土壤耕耙均匀后整地做畦。做畦分为平畦和垄畦,平畦一般宽1.5米,长5~7米,垄畦宽0.6米,长6~7米。垄畦定植一般用水稳苗,即先开沟浇水再将苗子定植沟内。平畦是先挖穴栽苗,后灌水。定植密度行株距为60X50厘米,每亩2000~2200株,比较早熟的品种如“早红”、“特红1号”,行株距可50厘米见方,每亩为2500~2600株。
定植时间应适时,除温室栽培可适当提早外,其它栽培均不宜提早。因为春季气温低,幼苗定植后,恢复生长缓慢,根系吸收能力降低。同时在低温条件下也易通过春化阶段,造成未熟抽薹。紫甘蓝虽然冬性中等,但在较长低温下也会出现未熟抽薹现象。1988年北京市丰台区樊家村特菜一场改良阳畦里定植紫甘蓝过早,就出现了这种现象。
(3)田间肥水管理 春季定植时,外界气温较低,所以应采取“水稳苗”定植,可在浇水时,每亩施用硫铵7.5~10千克或用稀粪水定植,以促使缓苗快和提高地温,增强幼苗的抵抗力。缓苗后浇1次缓苗水,然后中耕。这时植株根系已恢复正常生长,吸收能力加强,叶面积迅速增加,为使莲座叶长得壮而不过旺,应在一定时间内约15~20天,控制浇水,达到莲座期叶片健壮、根系发达的目的。
从定植到莲座后期约30~40天,当心叶开始内合表明已到开始结球期,结球期是紫甘蓝生长最快、生长量最大的时期,也是需要肥水量最大的时期。保证充足的肥水是长好叶球的基础。所以结球期要结合浇水追肥2~3次,结球初期每亩施硫铵或二铵10~15千克,中期浇粪稀水或施硫铵。二铵每亩7.5~10千克,后期浇稀粪水或少量追施化肥。浇水以保持地面湿润为准,地面见干就要浇水。尤其收获前不要肥水过大,以免裂球。
(4)收获 紫甘蓝进入结球末期后,当叶球包合达到相当紧实时,即可收获。收获标准是叶球充分紧实,切去根蒂,去掉外叶、损伤叶,做到叶球干净,不带泥土。有病的叶球和腐烂有污染物的叶球不能做为商品上市。

紫甘蓝又名红甘蓝、紫叶卷心菜等。这种甘蓝抗寒耐热,适应性强,产量高,耐运输,生育期90——120天,是稀特蔬菜之一,经济效益很高。栽培技术如下:1、 育苗 苗床土可取葱,蒜茬地块的阳土6——7份,加3——4份腐熟过筛的优质圈 肥,再掺入少量的磷酸二铵。苗床用百菌清或福美双加杀毒矾消毒。浸种2——4小时后催芽播种,种子发芽率高时可不用催芽。幼苗在二叶一心时分苗1次。育苗时间:冬春茬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采用二膜法育苗,即在大棚内用小拱棚育苗。夏茬在2月下旬至3月下旬采用小拱棚育苗。秋冬茬在7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育苗。因7、8月份多雨,故苗床应建在地势较高,排水方便的地块上,苗畦上方用草苫或遮阳网遮阳。一般晴天的上午10时左右盖草苫,下午4时揭开,阴天可不盖。

2 、定植 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栽培。幼苗有6——7片真叶时定植。定植前,每亩施有机肥5000千克、磷酸二铵40千克、硫酸钾50千克。起垄种植,每150厘米为1个种植带,畦宽110厘米。在畦上种2行,行距50厘米,株距35厘米。

3、 田间管理 定植后7——10天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5——27℃、夜间13——15℃。进入莲座期和结球期,白天温度控制在18——20℃、夜间12——15℃。若白天温度超过25℃,要打开薄膜放风。温度低于17℃时要盖膜防风。缓苗后15天,结合浇水进行第1次追肥,每亩施尿素15——20千克。第2次追肥于莲座叶封垄前、球叶开始抱合时,每亩施尿素10千克、硫酸钾5千克。第3次在结球期,每亩施尿素20千克、硫酸钾10千克、磷肥10千克,随即浇水。结球期保持土壤湿润。浇水应选晴暖天气,阴天不宜浇水。

4 防病治虫 ①黑腐病和软腐病: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喷施77%可杀得5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倍液。②霜霉病:喷施64%杀毒矾5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防治。③菌核病:喷施40%菌核净1000倍液或50%扑海因1500倍液防治。④蚜虫和菜青虫:用20%杀灭菊酯3500倍液防治。⑤若棚室内的湿度大,可选用对路的烟雾剂进行防治。

 第一次追肥、浇水后,莲座叶生长旺盛,叶面积迅速扩大。这时可适当控制浇水,进行中耕划锄,促使植株长得壮而不旺。当莲座叶基本封垄,球叶开始抱合时,须第二次追肥,促进叶球生长。结球期是紫甘蓝生长量最大的时期,此期的生长量约占总生长量的70%-80%,这次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铵20公斤,硫酸钾10公斤或草木灰100公斤,随即浇水。在结球期注意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浇水一定要选晴暖的天气,不能在阴天浇水,在生长过程中,要求比较湿润的环境条件。空气湿度应在80%-90%,土壤湿度应在78%-80%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