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鞘上病斑为中间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的云斑,病斑扩大连片形成花秆。茎秆上病斑呈梭形、纵裂,病斑大连片形成烂茎,不能抽穗,或形成枯白穗,结实少,子粒瘦。
一、病害症状
小麦受纹枯病菌侵染后,在不同生育期所表现的症状不同,主要表现为烂芽、病苗死苗、花秆烂茎、枯孕穗和枯白穗等症状。
1、烂芽 小麦播种偏深,湿度较大时,小麦芽受纹枯病菌侵染后先是芽鞘变褐,继而烂芽枯死。个别病株即使能出土也很快死亡。
2、病苗 小麦三叶期后,田间即可查到病株,先是基部第一叶鞘出现淡褐色小斑点,后扩大遍及全叶鞘,病斑中部灰色,边缘褐色。叶鞘发病后,病叶先从叶尖失绿发黄,以至全叶枯死,病班继续向上向内扩展,轻病苗可继续生长,得病苗因抽不出新心而死亡。
3、花秆烂茎 小麦返青后,茎基叶鞘出现褐色病斑,多呈梭形和椭圆形,有的病斑纵裂。小麦拔节后,基部叶鞘上出现椭圆形水渍状病斑,并逐渐发展形成中部灰色,边缘淡褐色的云纹状病斑。当病斑扩大相连后形成“花秆”。叶鞘上病斑侵染到茎后,先出现淡褐色短条斑,不久发展成梭形斑。抽穗后发展成中部灰色边缘褐色近椭圆形病斑,病斑扩大相连延及整个节间时,常引起茎杆壁坏死失水,病部纵裂。
4、枯孕穗和枯白穗 由于花秆烂茎常使一些主茎和大蘖不能抽穗而形成枯孕穗;有的即使能抽穗,也由于茎壁受害,水分和养分不能正常输送,影响灌浆,形成枯白穗。
二、发生规律
小麦纹枯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丝核菌真菌侵染引起。病菌以菌核承受病残体在土中越夏、越冬。小麦播种后开始侵染,一般于小麦拔节后开始明显发病,并不断侵染和再侵染。一般春季温暖潮湿有利于发病。
上一篇: 如何进行胡卢巴药材的采收及加工?
下一篇: 大豆的结荚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