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冬瓜黑星病的发病症状? 其他蔬菜

冬瓜黑星病的发病症状?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黑星病病原是半知菌亚门枝孢属的瓜疮痂枝孢霉菌。分生孢子淡褐色,串生。病菌的生长发育温限为2°C~35°C,适温为20°C ~22°C。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随病残体越冬,带菌种子也可引起发病。远距离通过带菌种子进行传播。病原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者附着在架材上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以菌丝在种皮内越冬。越冬后,土壤中的菌丝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在田间传播,成为初侵染源。分生孢子萌发后,长出芽管,主要从植物叶片、果实、茎蔓的表皮直接侵入,也可从气孔和伤口侵人。发病后又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靠气流、雨水、灌水、农事操作或架材等传播,进行再侵染。病菌喜低温髙湿。相对湿度93%以上,日均温15°C~30℃较易产生分生孢子,相对湿度100%产孢最多。分生孢子在5°C~30°C均可萌发,适宜温度15°C~25°C并要求有水滴和营养。当田间最低温度l0°C以上,较长时间相对湿度髙于90%,植株叶面结露,易引起发病。雨水多、雨量大、温度低,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差,氮肥施用过多,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丛生,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带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残体,大棚不通风排湿,阴雨天或清晨露水未干时整枝或虫伤多,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大水漫灌,低温髙湿、昼夜温差大等因素,均加重发病

冬瓜黑星病叶片上产生黄白色圆形小斑点,后穿孔留有黄白色圈。龙头变褐腐烂,造成“秃桩”。茎蔓、瓜条病斑初时污绿色,后变暗褐色,不规则形,凹陷、流胶,俗称“冒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