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瓜果园艺 > 西瓜 > 大棚西瓜吊蔓不吊瓜早熟丰产栽培技术 西瓜

大棚西瓜吊蔓不吊瓜早熟丰产栽培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 选用良种

选用早熟、抗病、耐低温、品质好的品种,如甜王七号、8424等。

2 播种育苗

播前将种子晾晒1~2天,置于55℃温水中,在不断搅拌状态下浸种20~30 min,再置于常温下浸种4~6 h,捞出用粗纱布搓揉掉种子表面的黏液,然后播种。采用穴盘基质电热温床育苗(有条件的最好采用嫁接育苗),提前准备好苗床,12月下旬将处理好的种子平播于穴盘中央,盖厚1~1.5cm的基质,再覆膜保温保湿。出苗前苗床温度控制在白天30~35℃,夜晚18~20℃;80%左右出苗后揭膜控温,白天20~25℃,夜晚 18~20℃;瓜苗露心后可适当提高床温;定植前一周应逐渐适当降温炼苗。育苗期一般不浇水或根据情况浇小水,保持基质见干见湿即可,应尽量多见光,苗龄一般为40~50天。

3 整地施肥

选用未种过瓜类的大棚,冬前尽早腾茬并实施深耕冻垡,开春趁墒旋耕,并结合整地,每667 m2施腐熟土杂粪1500~2000 kg或优质商品有机肥500kg、腐熟饼肥100kg、三元复合肥50kg、过磷酸钙30kg。

4 开沟作畦

将棚内土壤耙细整平后作畦,畦宽120~140cm,沟宽20~30cm、沟深30cm。

5 适时定植

翌年2月中下旬,选晴天定植,每畦2行,距畦边15~20cm交叉打穴定植,株距50cm,667m2定植1750株左右。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并壅根平穴,在畦中铺设1条微灌带,盖上无滴地膜并及时放苗,再加盖好小拱棚和保温草帘或无纺布。

6 生产管理

6.1 温湿度管理

定植后密闭大棚内棚4~5天,缓苗后通过对内棚覆盖物的昼揭夜盖和外棚通风实施适温管理,保持白天25~30℃,夜晚不低于15℃,注意天气变化,严防倒春寒。至4月上旬,棚外温度稳定在20℃以上时,撤除小拱棚,同时结合温度管理,尤其是追肥灌水后,及时通风排湿。

6.2 光照调节

定植后,在内棚覆盖期内,应尽量多透光,即便是阴雨天,也应尽量适当敞开内棚,接受有限的弱光照晒。吊蔓后,应及时疏枝理蔓并剪除无用侧枝和老、病叶。

6.3 植株调整

以主蔓为坐瓜蔓,伸蔓30cm左右选留1根健壮侧蔓作营养蔓,并先行吊起,主蔓则引向畦面另外一侧爬地,中间用土坨压蔓一次,主蔓坐瓜后,将瓜节以上部分在畦面另一侧吊起。主蔓于瓜后10~12节、营养蔓于14~16节打顶。绕蔓操作中及时摘除其他侧蔓。

6.4 留瓜作标记

每株于主蔓第10~12节,选第2或第3朵雌花,并于开花当日7:00~9:00实施人工授粉,留瓜1个,及时悬挂标明授粉日期的小标牌。瓜坐定后,应将其他雌花尽早摘除。瓜膨大坐畦后,尽早用干草托垫瓜底。

6.5 水肥管理

瓜苗成活团棵后,选晴天667m2用三元复合肥7~10kg或磷酸二氢钾4~5kg轻追一次提苗肥;瓜坐定至拳头大时,选晴天667m2用三元复合肥10~15kg重追1次膨瓜肥;瓜大小定型后,应严格控制氮肥及浇水。开花坐果前后,可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液、0.2%硼肥液1~2次;瓜膨大后期,可结合病虫害防治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液1次。

6.6 病虫害防治

注意蔓枯病和蚜虫、烟粉虱的预防。

7 适时采收

一般瓜授粉后40~50天,根据标牌记录进行成熟度鉴定,确定成熟后,及时将同批次瓜采收上市,一般667 m2产量在10000kg以上。

当前是早春大棚西瓜培育壮苗进而取得早熟、高产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天气多变,冷空气频繁,雨雪较多。平阴县平阴镇刘官、新博士等村的果农有着多年大棚西瓜种植经验,总结出一套以温度管理为核心的实用管理方法:

嫁接培育壮苗。采用嫁接技术不但可以防治西瓜枯萎病,而且由于嫁接根系强,提高了抗性和吸收能力,便于形成强壮植株。嫁接苗定植前要进行“倒苗”,一般在西瓜苗3—4片叶子时开始,方法是自苗床的一端开始将苗“倒”排一遍,同时,适当放风炼苗,增加定植后苗子的适应能力,减少“返苗”时间,一般从定植前4—5天开始,撤除育苗棚内的小拱棚,进一步加大白天的通风时间和通风量。

见缝插针适时定植。当瓜苗长到“四叶一心”时定植(大拱棚内两层拱膜覆盖的连续3天早晨日出前不低于零下3℃),定植期间要注意收看天气预报,选择“冷尾热头”天定植,保证定植后有3—5天的晴天,以利返苗。定植前15—20天扣大棚,烤畦增温。定植前棚内要灌好塑料水袋,每亩约10米长一个,定植时穴内先浇水再定植,深度一般要使葫芦瓣高出地面2厘米,水渗下后用手将穴封平。

精心管理夺高产。定植后三天内,棚内要保持较高温度30—35℃,以利缓苗。定植后7天左右浇一遍水,浇水时间应选在晴天的上午。西瓜生长前期棚内温度应保持25—28℃,夜间15—20℃,一般在上午10时左右温度达到20℃时进行通风,扒开最高处缝10厘米左右,下午棚内温度开始下降时,将扒缝合严。瓜蔓长到无法继续覆盖时,将拱膜全部撤出,并及时顺蔓,顺蔓后喷一次70%甲基托布津或58%甲霜灵锰锌400倍液。西瓜主蔓长到20节时开始人工授粉,时间选在中午前,将雄花摘下,把花瓣分开,将花粉均匀涂在开放的雌花柱头上。授粉时若瓜蔓生长旺盛,可用手指将旺盛的瓜蔓顶部捏一下。幼瓜长到鸡蛋大小时,开始疏果,长到茶碗大小时每棵留果一个,最好保留主蔓的第二或第三果。西瓜生长越旺盛越要控制浇水,西瓜臌大期幼瓜碗口大小时,棚内要保持较高温度,白天28—32℃,夜间16—25℃,授粉后20—25天浇一次水

1 选用良种

选用早熟、抗病、耐低温、品质好的品种,如甜王七号、8424等。

2 播种育苗

播前将种子晾晒1~2天,置于55℃温水中,在不断搅拌状态下浸种20~30 min,再置于常温下浸种4~6 h,捞出用粗纱布搓揉掉种子表面的黏液,然后播种。采用穴盘基质电热温床育苗(有条件的最好采用嫁接育苗),提前准备好苗床,12月下旬将处理好的种子平 播于穴盘中央,盖厚1~1.5cm的基质,再覆膜保温保湿。出苗前苗床温度控制在白天30~35℃,夜晚18~20℃;80%左右出苗后揭膜控温,白天 20~25℃,夜晚 18~20℃;瓜苗露心后可适当提高床温;定植前一周应逐渐适当降温炼苗。育苗期一般不浇水或根据情况浇小水,保持基质见干见湿即可,应尽量多见光,苗龄 一般为40~50天。

3 整地施肥

选用未种过瓜类的大棚,冬前尽早腾茬并实施深耕冻垡,开春趁墒旋耕,并结合整地,每667 m2施腐熟土杂粪1500~2000 kg或优质商品有机肥500kg、腐熟饼肥100kg、三元复合肥50kg、过磷酸钙30kg。

4 开沟作畦

将棚内土壤耙细整平后作畦,畦宽120~140cm,沟宽20~30cm、沟深30cm。

5 适时定植

翌年2月中下旬,选晴天定植,每畦2行,距畦边15~20cm交叉打穴定植,株距50cm,667m2定植1750株左右。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并壅根平穴,在畦中铺设1条微灌带,盖上无滴地膜并及时放苗,再加盖好小拱棚和保温草帘或无纺布。

6 生产管理

6.1 温湿度管理

定植后密闭大棚内棚4~5天,缓苗后通过对内棚覆盖物的昼揭夜盖和外棚通风实施适温管理,保持白天25~30℃,夜晚不低于15℃,注意天气变化,严防倒春寒。至4月上旬,棚外温度稳定在20℃以上时,撤除小拱棚,同时结合温度管理,尤其是追肥灌水后,及时通风排湿。

6.2 光照调节

定植后,在内棚覆盖期内,应尽量多透光,即便是阴雨天,也应尽量适当敞开内棚,接受有限的弱光照晒。吊蔓后,应及时疏枝理蔓并剪除无用侧枝和老、病叶。

6.3 植株调整

以主蔓为坐瓜蔓,伸蔓30cm左右选留1根健壮侧蔓作营养蔓,并先行吊起,主蔓则引向畦面另外一侧爬地,中间用土坨压蔓一次,主蔓坐瓜后,将瓜节以上部分在畦面另一侧吊起。主蔓于瓜后10~12节、营养蔓于14~16节打顶。绕蔓操作中及时摘除其他侧蔓。

6.4 留瓜作标记

每株于主蔓第10~12节,选第2或第3朵雌花,并于开花当日7:00~9:00实施人工授粉,留瓜1个,及时悬挂标明授粉日期的小标牌。瓜坐定后,应将其他雌花尽早摘除。瓜膨大坐畦后,尽早用干草托垫瓜底。

6.5 水肥管理

瓜苗成活团棵后,选晴天667m2用三元复合肥7~10kg或磷酸二氢钾4~5kg轻追一次提苗肥;瓜坐定至拳头大时,选晴天667m2用三元复合 肥10~15kg重追1次膨瓜肥;瓜大小定型后,应严格控制氮肥及浇水。开花坐果前后,可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液、0.2%硼肥液1~2次;瓜膨大 后期,可结合病虫害防治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液1次。

6.6 病虫害防治

注意蔓枯病和蚜虫、烟粉虱的预防。

7 适时采收

一般瓜授粉后40~50天,根据标牌记录进行成熟度鉴定,确定成熟后,及时将同批次瓜采收上市,一般667 m2产量在10000kg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