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选择配合饲料时不能过分贪图便宜 俗语说:“一分价钱,一分货”是有一定道理的。产品质量好的饲料,由于货真价实,往往价钱高,价钱低的产品也往往质量低,选择时,不能只看一袋饲料多少钱,而要看其营养保证值,按推荐配方计算饲料的价格,必要时,可以做试验饲喂。长期饲喂营养含量不足的预混料,畜禽会出现拉稀,腹泻现象,这样既阻碍畜禽的生长,又要花费医药费,增加了养殖成本。
2、不能随意改变推荐配方 各类预混料都有各自的经过测算的推荐配方,这些配方一般都是科学合理的,不能随意改变,例如:豆粕换成菜籽粕或者棉粕,玉米换成小麦,也不能随意增减豆粕的用量,造成蛋白质含量过高或不足,影响生长发育,减少经济效益。
3、混合均匀度差 目前农村大部分养殖户在配制饲料时都是采用人工搅拌。人工搅拌,均匀度达不到要求,严重限制了预混料的使用效果。饲喂的饲料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通常不得大于10%,有条件的要购买搅拌机,搅拌前应对预混料进行稀释,饲料与预混料搅拌均匀后方可使用。
4、使用方式、方法欠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不按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饲喂,有的把预混料当成“味精”使用,在自配的饲料中,随意添加1-2把,搅拌一下就喂,这样饲喂不科学,营养不全面,应严格按照推荐配方配制;有的用鸡饲料喂猪,鸡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蛋氨酸,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所以鸡饲料喂猪,猪仍然缺乏赖氨酸,而蛋氨酸过量;鸡的预混料与猪的预混料的微量元素、维生素组成也不同,两者不能相互替代;一次饲喂太多,造成鸡先吃粒料,把粉料剩下,致使养分摄取不均匀,也浪费饲料,应待第一次饲料吃完后再投第二次料。
5、粉碎粒度不合适 饲料粒度适中,不仅确保畜禽个体的采食量和摄取的营养水平一致,而且可防止代谢病的发生,提高饲料报酬。但在工作中经常发现一些养殖户为了节约,减少粉料的比例,往往粉碎粒度过大,使鸡只采食困难,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常规粒度幼鸡1毫米以下,中鸡1-2毫米,成鸡2-2.5毫米为宜。
6、贮存时间过长
预混料夏季出厂保质期一般为3个月左右,出厂运输、经销商保管,再到养殖户,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有的养殖户买回家一时用不了,再贮存几个月就过期了,这样势必造成营养成分失衡,质量下降,重者霉变,不能饲喂,养殖户一定要看清保质期后再购买、贮存,以免造成经济损失;养殖户为了省力,一次加工大量饲料,这样很容易霉变,既破坏了营养成分,又使畜禽容易发生曲霉菌病或黄曲霉菌中毒,增加养殖成本。原则上以现配现喂为好,配制好的饲料一般不要超过1周使用,并放阴凉干燥处妥善保管。
上一篇: 藜麦增产应多施什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