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定土壤含盐量
有条件的,可根据棚室的使用年限,在育苗或定植之前,进行土壤含盐量的测定,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和消除土壤含盐量。当土壤盐分含量较高时,可以换土或深翻,甚至更换棚室地址,避免土壤盐害。
(2)隔离层育苗、分苗
在苗床底部铺隔离物,隔离物可用稻壳、稻草、碎柴草等,厚5-10厘米,铺匀压实。上面铺放配好的营养土,播种床厚6-8厘米,分苗床10-12厘米。营养土的配比为:腐熟马粪:肥料田土:腐熟人粪(或鸡、猪、马粪)干,或园田土:堆肥:人粪(鸡猪粪)干=1:1:0.5,另外加入1%草木灰、0.1%-0.3%硫酸铵和0.3%磷酸二氢铵或过磷酸钙。如土质黏重,可加入适量的过筛细沙或炉渣,将pH调整到6.5-7.0(呈中性或微酸性)。该配方营养土优点是通透性好,地温高,具有隔盐和淋盐作用,秧苗质量好,根系发达。同对照比较,可提早3-5天缓苗,成活率提高,抗盐能力明显增强。
(3)灌水洗盐
积累的盐分有溶于水的特点,在夏季棚室休闲期可采用大水灌溉 的方法洗盐。灌水至棚室内土壤表面水层深3-5厘米,浸泡5-7天,然后排除积水,使盐分随水排出;或适时揭去棚膜接受雨水淋洗,并深挖棚室周围的排水沟,使耕层内的盐分随水排走,降低棚室土壤含盐量。
(4)合理施肥
受盐分危害较为严重的棚室,应抓住拉秧后的空闲时期,大量埋施生秸秆,利用含氮低而含碳高的秸秆来吸收土壤中游离的氮素。这项工作可结合温室的而突然消毒来进行。方法是:在蔬菜拉秧后,将稻草、高粱、玉米等秸秆切成3-4厘米长,均匀地撒在田间(每亩约1000-2000千克),深翻后灌大水,同时封闭棚室,尽可能提高温度。1个月后,揭膜晾晒。这样可起到除盐、培肥、杀菌等作用。
重施农肥(如堆肥、绿肥、厩肥等),掺入适量炉渣,与耕层土壤充分混合,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降低盐分含量。经测定,在pH为8.0的地块连续5年每亩施有机肥5000千克,可使有机质含量由不足1%增加到2%以上,全氮含量达到1%以上,pH降至7.5。重施有机肥料能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有机肥料在分解过程中,将不断消耗耕作层中的盐分和氮源,同时有机肥能吸收部分分和隔断部分上升的毛细管,有抑制盐分积累的作用。
巧施化肥,坚持少量多次的施肥原则,减少化肥的施用量,避免施入有较多副作用的化肥,如硫化物和氯化物。因为蔬菜不吸收硫酸根和氯离子,这些离子多时滞留在土壤溶液中,盐类浓度也随之升高。可适量施用尿素和碳酸氢铵或磷酸二氢铵,尽量不施氯化铵,避免表面土层板结和盐分浓度增高。改单一追施氮肥的方法为追施复合肥。棚室蔬菜产量高,对磷、钾和钙等养分的需要量很大,棚室盐害症状,在很多方面与缺钙症状相似,因此,追施磷、钾肥的时间不宜太晚,可以前期追施氮磷复合肥,磷肥以含钙的普通过磷酸钙为宜。
(5)加强管理
防止返盐,定植时浇大水,冲盐压盐,抑制返盐,提高成活率。冬春季温度较低,而次期采取浇水压盐又会降低地温,因此要增加中耕松土次数,深度控制在2-4厘米,切断土壤表层细管,可提高地温,提高土壤的通透性,控制盐水上升,促进盐分下渗。覆盖地膜,或将稻草、秸秆覆盖于行间,封闭地面,具有明显减少蒸发、控制返盐的作用。另外,还可降低室内湿度,控制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合理密植,增加叶面积指数和覆盖率,避免阳光直射地面,减轻因地面蒸发造成的返盐,并能降低辣椒病毒病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