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主要杂草种类有:
1.传统水育秧田:常见杂草有稗草、异型莎草、牛毛毡、节节菜、扁杆藨草、眼子菜、鳢肠等。肥床旱育秧田:常见杂草为稗草、马唐、狗尾草、鳢肠、小藜、凹头苋等。抛秧盘育秧田:杂草主要有稗草、异型莎草、牛毛毡、节节菜、鳢肠等。
2.移栽本田:常发杂草主要有稗草、千金子、鳢肠、异型莎草、碎米莎草、水莎草、野荸荠、萤蔺、牛毛毡、日照飘拂草、扁杆藨草、藨草、球穗扁莎、红鳞扁莎、荆三棱、野慈姑、矮慈姑、鸭舌草、水苋菜、节节菜、陌上菜、母草、丁香蓼、草龙、眼子菜、马来眼子菜等。此外双穗雀稗、李氏禾、假稻、柳叶箬、空心莲子草、莲子草等多年生田埂杂草也侵入稻田。
3.直播稻田:发生的优势杂草主要有:稗草、千金子、牛筋草、马唐、杂草稻、鸭舌草、鳢肠、陌上菜、水苋菜、节节菜、水莎草、异型莎草、碎米莎草、野荸荠等。
二、发生特点
1.秧田秧田稗草、异型莎草等通常在播种后5~7天发生,一些双子叶杂草则在播后10天左右开始发生。由于秧田期秧苗与杂草共生时间较短,在拔秧时阔叶杂草一般不会带出秧田,所以,秧田期最重要的杂草是稗草。早播秧田,育秧期温度较低,稗草萌发时间长,出苗不整齐;迟播秧田,出苗则较快。
2.本田水稻本田杂草发生常有两个高峰,第一个出草高峰在移栽后的10天左右,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第二个出草高峰在移栽后20天左右,以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为主。这两个出草高峰都在水稻封行前,是危害水稻的关键时期。水稻封行后部分田块还可能出现新的出草高峰,如田间遗留杂草种子数量大,前期除草控制效果差,则在水稻封行前后还有大量杂草萌发,形成第三次出草峰。(1)小苗移栽田。由于移栽期一般较早,气温较低,杂草萌发时间长,出草不整齐。栽插密度低,田间群体小,行间空间大,移栽到封行间隔时间长,杂草生存空间条件较好。加之,移栽时秧苗叶龄小,秧苗素质较弱,竞争力差,所以常出现较长时间的草欺苗的现象,草害重于其他大田。(2)抛栽田。抛秧大田移栽时秧苗特点与小苗移栽时相似,其特点是田间群体比小苗移栽田大,田间秧苗分布不够均匀,局部无秧苗的空间较大,但秧苗分蘖快,移栽至封行的间隔期较短,田间杂草密度不均匀,局部草害较重。(3)常规移栽田。移栽期相对较迟,移栽秧苗群体密度较大,移栽至封行的时间间隔较短。因此,杂草发生呈典型的稻田杂草发生危害特点。
上一篇: 枇杷炭疽病如何用农业措施防治?
下一篇: 山鸡养殖的市场前景和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