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医兽药 > 猪场如何驱虫? 兽医兽药

猪场如何驱虫?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答:寄生虫分为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结节虫、鞭虫等)和体外寄生虫(如疥螨、血虱等),猪群感染寄生虫后不仅使体重下降、饲料转化效率低,严重时可导致猪只死亡,引起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猪场必须驱除体内外寄生虫,一般的驱虫程序为:

1、后备猪:外引猪进场后第2周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配种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2、成年公猪:每半年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3、成年母猪:在临产前2周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4、新购仔猪在进场后第2周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5、生长育成猪:9周龄和6月龄各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6、引进种猪:使用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7、猪舍与猪群驱虫消毒:

(1) 每月对种公母猪及后备猪喷雾驱体外寄生虫一次。

(2) 产房进猪前空舍空栏驱虫一次,临产母猪上产床前驱体外寄生虫一次。

8、驱虫药物视猪群情况、药物性能、用药对象等灵活掌握。

9、同时驱体内外寄生虫时一般采用帝诺玢、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混饲连喂一周的方法;只驱体外寄生虫时一般采用杀螨灵、虱螨净、敌白虫等体外喷雾的方法。

10、采用一餐式混饲驱体内外寄生虫的方法,要隔7天再用一次。

11、商品猪驱虫前最好健胃。

第一,选好时间,全群覆盖驱虫,经常阶段性、预防性用药,防止再染,将寄生虫消灭于幼虫状态,对猪场里所有的猪进行一次驱虫。母猪在分娩前14天到21天进行一次驱虫,使母猪在产仔后身体不带虫,因为仔猪会接触到母猪的粪便,跟母猪的皮肤摩擦接触,这样,仔猪就不会带虫;母猪在配种前14天用一次;公猪每年至少用两次,春秋各用一次;育肥猪最经济的办法是在35—40日龄时驱虫一次,一直到出栏基本没问题;对所有引进的猪,首先要进行隔离,然后进行驱虫,最后进行合群;如果猪场虱较多,可以在间隔十天左右用第二次药,对于感染疥螨严重的病猪,可以再用药1次。怀孕的母猪在围产期的驱虫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怀孕的母猪在孕期免疫力非常低,对寄生虫的易感性增加,这时驱虫对于保证它健康产仔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产下仔猪对寄生虫感染会大为减少,在哺乳期仔猪和母猪的接触是非常亲密的,如果母猪感染寄生虫,很容易传染给后代,这个环节非常重要。

  第二,了解性能,选好驱虫药、驱虫方法,最好选用功能全面的复方药。目前阿维菌素国内开发的剂型,主要有粉剂、片剂、注射液,新开发出来的有口服液、糊剂、浇泼剂、膏剂和胶囊。现在,市面上的阿维菌素至少有8个主要成份,还有其他一些成份。生产阿维菌素时产生的物质是很多的,目前许多还没有进行过分析和鉴定,那些未知的成份都可能对环境和动物及人造成危害。如果发现阿维菌素预混剂和片剂有很浓气味,那么多数是用菌丝体或者是用粗提物制成,70%的粗提物中有毒的成份没有去掉。伊维菌素是阿维菌素Bla经过人工结构改造而成的,阿维菌素Bla是伊维菌素的前体。除了解产品以外,还要了解动物到底有哪些病害以及有关寄生虫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造成多大的危害和经济损失,这些都很重要。猪场主要是疥螨病、虱和线虫,比较适用的剂型是针剂、预混剂。在选用时考虑毒性、稳定性。猪场里一个重要的病是疥螨病,疥螨感染率非常高,容易重复感染。严重的皮破、结痂、出血,生长停滞,我们选用伊力佳皮下注射1—2毫升,2—3周痊愈恢复生长发育。

  用预混剂须阶段性给药,对育肥猪连续添加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少量连用1—2月,适当间隔;另一种同样适用于母猪和公猪,由于限饲的问题,连续使用10—14天。两种方法因地制宜,均可显著提高饲料报酬。复方药针对的虫种、来源比较全面,同时大多注意到适口性,有些复方产品,如“虫蝇净”,充分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的中草药制剂,弥补了抗生素类制剂的不足,使用方便,在饲料中加入,连续使用6天;使用安全,无药残,无需停药期;功能全面,可杀灭体内外寄生虫、苍蝇、蚊子,达到“虫净、猪宁、省料、快长”的效果。

1、时间要准确应根据虫体的种类、发育情况和季节确定驱虫时间。在通常情况下,首次给猪驱虫最好选在45~60日龄(猪体重30公斤左右)时进行效果比较好,这样能一举多得,把多种寄生虫一齐打下。第一次用药以后,隔60~90天再驱虫1次。驱虫宜在晚上进行。

2、选药要恰当要确保驱虫达到理想效果,选用价廉、广谱、高效、安全的驱虫药物是关键。目前较好的有齐全打虫星、驱虫精、丙硫咪唑、左旋咪唑。应注意用药不能过量或者不足。

3、方法要巧妙为便于驱虫药物的吸收,驱虫给药前,猪停喂一顿。傍晚6~8时将药物与少量精料拌匀,让猪一次吃完。若猪不吃,可在饲料中加入少量盐水或糖精。群养猪用药,应先计算好用药量,将药研碎,均匀拌入饲料中。驱虫期一般为6天,要在固定地点圈养饲喂,以便对场地进行清理和消毒。

4、卫生要彻底给药后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对提高驱虫效果至关重要。不少养猪户给猪驱虫后,往往忽视栏舍、粪尿的清扫和消毒,结果排出的虫体和虫卵又被猪食入,导致再次感染。因此,驱虫后,应及时将粪便清除出去,集中堆积发酵或焚烧、深埋;地面、墙壁、饲槽应用5%的石灰水消毒,以防寄生虫重新感染。

5、护理要仔细给药后,应仔细观察猪对药物的反应。若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将猪赶出栏舍,让其自由活动,缓解中毒症状。对严重的猪可饮服煮六成熟的绿豆汤。对拉稀的猪,取木炭或锅底灰50克,拌入饲料中喂服,连服2~3天。

寄生虫分为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结节虫、鞭虫等)和体外寄生虫(如疥螨、血虱等),猪群感染寄生虫后不仅使体重下降、饲料转化效率低,严重时可导致猪只死亡,引起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猪场必须驱除体内外寄生虫,一般的驱虫程序为:

1、后备猪:外引猪进场后第2周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配种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2、成年公猪:每半年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3、成年母猪:在临产前2周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4、新购仔猪在进场后第2周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5、生长育成猪:9周龄和6月龄各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6、引进种猪:使用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7、猪舍与猪群驱虫消毒:

(1) 每月对种公母猪及后备猪喷雾驱体外寄生虫一次。

(2) 产房进猪前空舍空栏驱虫一次,临产母猪上产床前驱体外寄生虫一次。

8、驱虫药物视猪群情况、药物性能、用药对象等灵活掌握。

9、同时驱体内外寄生虫时一般采用帝诺玢、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混饲连喂一周的方法;只驱体外寄生虫时一般采用杀螨灵、虱螨净、敌白虫等体外喷雾的方法。

10、采用一餐式混饲驱体内外寄生虫的方法,要隔7天再用一次。

11、商品猪驱虫前最好健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