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卵黄性腹膜炎又称鹅蛋子瘟,是产蛋母鹅的一种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通常出现在产蛋期间,产蛋停止,本病流行也告终止。死亡率可达10%~70%。公鹅感染后虽然不会死亡,但可通过配种而传染给母鹅。
(1)症状母鹅群开始产蛋后不久,即发现部分产蛋母鹅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不愿行动,下水后在水面飘浮,常离群。仔细检查;可见病鹅肛门周围沾着污秽、发臭的排泄物,排泄物中混有蛋清、凝固的蛋白或卵黄小块。最后病鹅不吃食,失水.眼球凹陷,衰弱而死。病程约2~6天.多因腹内变性卵破裂或落人腹腔,并发腹腔炎而死亡。只有少数病鹅能自愈康复,但不能恢复产蛋。
剖检可见腹腔内充满蛋黄色腥臭气味的液体和破坏的卵黄。腹腔内器官的表面,覆盖着一层淡黄色、凝固的纤维性渗出物,用力可以剥离。卵巢萎缩,灰褐色,卵子皱缩成瓣状,卵膜薄而易破。积留在腹腔中的卵黄如时间较长,则凝固成硬块,切面呈层状。破裂的卵黄则凝结成大小不等的小块或碎块片。
(2)治疗呋喃唑酮,病鹅每只25毫克.混入饲料中喂服.连用3~4天。也可在发病鹅群中,病鹅注射链霉素,每只5万~1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2~3天。同群鹅喂服呋喃唑酮,能使大部分轻病鹅迅速康复,发病很快停止,但停药后,有可能会复发。种鹅产蛋前,用鹅蛋子瘟灭活菌苗胸肌免疫接种,每只l毫升,免疫期4个月左右。
上一篇: 蔬菜白粉病用什么农药防治最有效?
下一篇: 影响平菇生产的因素及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