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花的贮藏方式如按花球的成长度来分有两种:一种是将未长成的小花球整株连根采下,进行假植贮藏,在贮藏过程中花球可以继续发育长大;另一种是将长成的花球采下,在窖内或冷库内贮藏,这种方式中又有筐藏、单花球套塑料膜袋贮藏等多种形式。
(1)假植贮藏:在冬季不太寒冷的地区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立冬前后利用阳畦、贮藏沟或棚窖等场所,将尚未成熟的幼小花球假植在里面。可以将花球一棵棵地栽在土里,也可以将土坨较紧密排列,土坨之间的空隙填土或不填土。植株的叶片用稻草等物捆绑包住花球。假植完后要立即浇水,并适当加以覆盖防寒,适时放风。以后视需要适当灌水。如果花球较小,前期温度可高些,以便促进养分转化,加速花球膨大。最冷季节要盖双席,防止受冻。贮藏期间植株内的营养物质会不断地运转到花球内,使花球继续生长发育,入贮时鸡蛋大小的花球最后可形成丰满的大花球。一般长成的大花球不宜用于假植贮藏,否则容易发生散花现象。
(2)窖藏 :用作窖藏的秋菜花在北京地区在10 --11月上旬收获。要选择天气晴朗时采收。一般在花球周围留3~4片外叶。要选择洁白、紧实、无病虫害和无损伤的花球进行贮藏。贮藏窖的构造、性能与大白菜窖相似。将选好的花球装入筐内,在窖内码垛,或将花球摆在窖内的菜架上,上面覆盖湿蒲包片或塑料膜。通过放风换气调节温度,使窖温控制在0~1℃,相对湿度保持90%~95%为宜。要定期倒动检查,发现腐烂的花球要及时挑出。
(3)通风库或冷库贮藏:通风库或冷库贮藏的温湿度要求与窖藏相同,但由于具有较好的通风和控温设施,贮藏效果比窖藏有所提高。据试验,冷库0~l℃下单花球套塑料膜袋的方法效果最佳。具体做法是:用0.015 mm厚的低密度聚乙烯塑料膜即普通地膜做成约30cm×35cm大小的袋子,将每一个花球装入一个袋子里,折口,放入筐中或菜架上贮藏。为了保持花球洁白,防止滋生霉菌,在装袋前可先用克霉灵熏蒸处理(方法及用量与甜椒相同)。此外,花球周围外叶的去留还与贮藏期的长短有关。贮藏期在两个月以内的,以留叶为宜。因为留3~4片叶子,一方面可保护花球,另一方面对保存维生素C有利。但贮藏期在两个月以上的,则以去掉叶片为宜。因为在贮至两个月以后,叶片往往开始霉烂、脱落,不但不能对花球起保护作用,反而会导致花球感染病菌。同时叶片衰老脱落过程中,大量生成乙烯,会使花球加快衰老。这种单花球套袋的方法减少了菜花的水分蒸发,使花球保持洁白、不散花。并且由于每个花球都有包装,大大减少了花球之间的相互擦伤和病菌侵入传染的机会,即使有个别花球腐烂,因有薄膜隔离也不会传染,大大降低了发病率。据报道,此方法贮藏菜花2个月左右,商品率达95%,3个月仍可达80%以上。此方法贮藏的菜花,出库后带袋出售,较为方便。
另一种较为简便的方法是将地膜裁剪成约50cm见方的单片,蒙盖在每个花球的正面并向下包裹住。这样也可起到保护花球的作用。还可以在筐内衬垫塑料薄膜后将花球装入码垛贮藏。经试验,采用这种方法时,不同的薄膜厚度对贮藏效果有很大影响,以0.03mm厚的聚乙烯薄膜做衬垫最好。衬垫膜的长与宽应分别是筐长和宽的3~4倍,使其在装入花球之后能够折过来覆盖住花球。筐内需放人一个浸有克霉灵药液(0. ImL/kg)的棉球,用以防腐。这种方法同样可以保持菜花的水分和鲜度,且较省工时。但由于是很多花球靠在一起,容易擦伤,后期病害容易蔓延,贮藏效果较单花球套袋略差,贮期不宜过长,一般可贮藏40—50天。
菜花贮藏中应注意的哪些问题:
①采收、挑选、整理菜花时要小心操作,轻拿轻放,碰伤花球。因为花球表面轻微的擦伤即可产生黄褐色干疤,霉菌侵染,不仅影响外观,还会长霉腐烂,降低商品价值。
②克霉灵等药剂熏蒸时,切忌将药液与花球接触,尽量避免发生药害。
③贮藏期间要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上一篇: 脱潜水稻土分布在什么地区?
下一篇: 鹅主要细菌性疾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