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症状: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我国早有发生,以前主要在春露地发生,遇阴雨并有大风时发生严重。随保护地栽培的发展,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发生日益严重,成为威胁黄瓜生产的主要病害。
黄瓜从幼苗到成株均可染病,病菌除侵染叶片外还可侵染茎、叶柄、卷须、果实等。子叶染病,初期叶背面呈水浸状近圆形病斑,湿度大时叶背面可见乳白色菌脓,空气干燥时病部留下一层白色的膜。后期病部褪绿色,沿叶脉扩展成不规则形,病斑可愈合成大斑,严重时整个叶片干枯。真叶染病,初期呈水浸状近圆形病斑,湿度大时叶背面可见菌脓,病斑沿叶脉扩展呈多角形,病部呈透明状。发病后期病部变成黄白色,周围黄褐色,病部腐烂,脱落形成穿孔。病斑在抗性不同品种叶片上的表现有所不同,抗病品种病斑小,菌脓少,感病品种病斑大,菌脓多。叶柄、茎受害,沿茎沟形成条形病斑,并凹陷,有时开裂,湿度大时病部有菌脓产生,菌脓沿茎沟向下流,形成一条白色痕迹。卷须受害,病部严重时腐烂折断。果实受害,初期病部呈水浸状斑并略凹陷,后期湿度大时,病部产生大量菌脓,呈水珠状。果实多处受害时,其表面布满水珠状菌脓;果实软腐并有异味,病菌可以侵入种子使种子带菌。
危害症状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也能危害茎蔓、叶柄和卷须。苗期和成株期均可染病。
叶片染病,先浸染下部老熟叶片,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发病初始产生水渍状小斑点,扩大后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淡黄色至褐色,边缘有黄色晕环。空气湿度高时,叶背病部产生乳白色混浊黏液,称菌脓,这是细菌性病害特有的症状。空气干燥时,叶背菌脓脱水形成白痕,病部质脆,破裂造成穿孔(黄瓜霜霉病,叶背病斑在高湿时出现的是灰白色的霉层)。发病严重时,病斑布满叶片,使叶片干枯卷曲脱落。
苗期子叶染病,发病初始时呈水渍状小圆斑,稍凹陷,后成黄褐色。
果实染病,果皮初现水渍状小斑,扩大后病斑淡褐色,凹陷。发生严重时病斑连接成片,成不规则形,病部产生大量乳白色混浊黏液,即菌脓,老病斑干枯呈灰白色,形成溃疡状裂口。发病严重时可浸染果肉组织,使果肉变色,并浸染种子,使种子带菌。幼果染病,常造成落果或出现畸形果。
上一篇: 栗灰螟的为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