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选良种,培育壮苗
1.优选良种。根据不同茬口和种植方式选择不同熟期品种。选购经审定和当地农业部门推介的品种。农业部在长江流域棉区主推中棉所63、华惠4号、湘杂棉7号、鄂杂棉29等优质棉种。
2.准备苗床。苗床应根据当地适宜种植密度确定面积,尽量靠近移栽大田,以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地势高爽、土质较好的无病地块为宜。制钵前7~10天施用经充分腐熟的人畜粪便100公斤或经发酵处理的细豆饼1公斤,翻和均匀,并施棉花苗床专用复合肥2~3公斤,与钵土充分混和,按1.2~1.3米宽度整理好苗床营养土。苗床长度以不长于15~20米为宜,四周开好排水沟,以便管理。
3.制钵排钵。应用直径7~8厘米制钵器制钵,钵体高度达到9~10厘米,制钵数为大田实栽密度1.5倍以上,制钵前1天对钵土浇足水,湿度为最大持水量80%,达到手捏成团、齐胸落地即散的状态,如遇连续阴雨,应提前用薄膜覆盖床土以免床土含水过多,贻误制钵时间。排钵前,苗床底部应平整并撒施敌百虫或呋喃丹,以防治地下害虫和蚯蚓;排钵时,应呈梅花形紧密排列并摆放整齐,钵面要平,钵间用细土填满;排钵后,四周要压实泥土,准备播种,如暂不播种应覆盖薄膜待播。
4.科学播种。播种前,剔除破(伤)子、瘪子,将苗床和钵体浇足水。利用晴好天气晒种2~3次后播种,做到一钵一粒。播种后,用肥力较好的细土进行覆土,厚度以1.5厘米为宜,并施用乙草胺或氟乐灵防除杂草。
5.苗床管理。一要提倡双膜育苗,出苗前保温保湿,高温(不超过40~45℃)催芽,全苗后视苗床温度及时通风揭膜、晒床散湿,床温保持在25~30℃。二要结合晒床叶面喷施助壮素,麦(油)后茬口棉苗一般应化控二次。三要移栽前搬钵蹲苗,做到“三补一增”(补肥、补水、补土、增温),以缩短移栽后缓苗期。同时,移栽前一周应昼夜揭膜炼苗,做到红茎过半、白根盘钵、叶色浓绿、苗体墩实。四是喷施多菌灵或波尔多液防治苗病。在播种覆土后,喷施防虫药剂预防虫害。
(二)适期移栽,加强管理
1.适期移栽。气温稳定在16℃以上,晚霜已过,是确定棉花移栽期的温度指标。套栽棉一般在5月上旬移栽为宜,苗龄控制在3~4叶期。麦(油)后棉立足于抢栽,苗龄控制在5~6叶期。根据密度和株行距,定距打洞移栽,坚持大小苗分开移栽,棉苗移栽后浇足活棵水。
2.合理密植。依品种与地力合理密植,纯作棉田以每亩1800株为宜,立体种植棉田每亩1500株左右为宜。坚持一栽即管,及时查苗补缺,保证种植密度。
3.科学施肥。移栽时,施氮量应占总施氮量的20%,磷、钾肥占总施磷、钾肥的50%,也可按比例使用棉花专用复合肥,施用时避免肥料与根部的直接接触,可穴施或行施,深施10~15厘米,有利棉苗成活早发。
4.加强管理。一要及时防治棉蚜、小地老虎、红蜘蛛、盲蝽象等害虫。二要加强中耕除草,中耕深度在1.5厘米左右,及时灭茬、破除板结,保持田平、土松、草净。
上一篇: 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哪个更适宜做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