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种选择 选用金皮西葫芦一代杂种,该品种特征特性:早熟,直立生长,适宜冬春季保护地栽培;果皮金黄色,表皮光滑,果形均匀一致,呈棒状;雌花多,连续座果能力强;肉质鲜脆,风味佳、商品性好。
二、培育壮苗
1.适期播种 播种以10月上、中旬为宜,播种过早易引发病毒病,过晚温度低出苗慢不能及时供应元旦、春节两节市场,效益降低。 2.调配营养土 取6份大田土壤加4份腐熟圈粪,捣碎过筛,每立方米过筛细土掺三元复合肥1.5千克,多菌灵80克及辛硫磷60克,混合均匀后装入营养钵,排入育苗畦,畦宽1.2米,排列要求紧实无缝隙。栽植1/15公顷温室需苗床30平方米。 3.播种 播前先将育苗畦浇透,每钵点种一粒,上覆湿润土1.5厘米,不可过薄,防止“带帽”出土,播后覆盖地膜。 4.苗床管理 出苗前,可保持较高棚温,以28-30℃为宜,苗子破土即撤去地膜,出苗后到第一真叶展开,适当降低棚温,白天20-25℃,夜间12-15℃,防止夜温过高导致徒长出现“高脚苗”。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控制昼温22-26℃,夜温12-16℃。育苗期间不是特别干旱一般不浇水,可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加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预防真菌及病毒病发生。定植前7天,大通风,进行低温炼苗。
三、整地施肥,起垄定植 金皮西葫芦植株生长势强,瓜码密,需水肥多。1/15公顷须施入优质圈肥10立方米,三元复合肥100千克,并深翻30厘米,整平耙细,于定植前10天全面扣好棚膜,利用45%百菌清烟剂300克闭棚熏烟消毒。起高20厘米的马鞍形小高垄,浇透垄背,造好底墒,定植采用大小行方式,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60厘米,株距60厘米,每1/15公顷栽植1600株。定植时座水栽苗,水渗后覆土,尽量不散土垛,保护好根系。地膜要垄背、垄底全部覆盖,并拉紧,封好引苗孔。
四、棚内管理
1.温度调控 采取“两高一低”温度管理法。缓苗期不通风,保持棚内较高温度环境,白天25-30℃,夜间12-20℃,促进早发根,早缓苗;缓苗后,加大通风量,适当降低温度,白天20-25℃,夜间12-15℃,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利于雌花分化及早座瓜;座瓜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2-26℃,夜间12-16℃,利于营养转移,促进瓜体膨大。在草苫拉放上,初冬季节草苫早拉晚盖,深冬草苫适当晚拉和早盖,为提高保温效果和防止雨雪淋湿草苫,可在草苫之上再盖一层浮膜,及时清除棚膜上的灰尘及草屑,增加透光性。 2.肥水管理 根瓜座住前一般不追肥浇水,当根瓜长约10厘米时可浇一水,深冬季节采取小水膜下暗浇的方式,15-20天一次,浇水不宜过勤,尽量浇水带肥,不浇白水,若底肥不足,还可于植株生长早期在大行间每1/15公顷刨施三元复合肥100千克,或煮熟大豆200千克。二月中旬后气温回升,植株生长量、采收量增大,应及时加大浇水量及施肥量。配合棚内病虫防治,增施叶面肥可促进叶片生长健壮。 3.吊蔓整枝 棚室内运用吊蔓技术可有效地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增强通透性,减少病害发生。吊蔓时先将细绳下垂至瓜苗,拴在瓜苗基部,随生长随把瓜蔓绑在细绳上。当植株较高已采取3-5个嫩瓜后,可随吊蔓绳进行落蔓,并适当培土,促发不定根,增强吸收能力。落蔓时先掐去下部老叶、病叶,侧蔓及开放过的雄花也应及时打去,尽量减少养分消耗。 4.保花保果 西葫芦无单性结实习性,加之棚内气温低,昆虫少,须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可采取花对花授粉法,或应用20-25毫克/千克的2.4-D涂抹瓜柄,两法均可收到良好效果。
五、病虫害防治 金皮西葫芦在定植后座瓜前易发霜霉病,可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结瓜期常见病害有灰霉病及白粉病,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8%灰力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及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加以防治,后期高温季节多发病毒病,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800倍液喷雾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和温室白粉虱,可用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或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加以防治,每1/15公顷温室大棚利用30%虫螨净烟剂500克于傍晚闭棚熏烟效果良好。
上一篇: 大白菜种植注意管理事项?
下一篇: 如何综合防治茄科蔬菜白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