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性
洄游与繁殖习性
鳗鲡是一种在淡水中生长、育肥,到海洋中产卵、繁殖的鱼类。每年的秋季(8月~10月),达到性成熟年龄的亲鳗离开它们栖息的江河、湖泊汇集结群沿江下海进行生殖洄游。降海以后的亲鳗性腺逐步发育成熟,在亚热带、热带深海中产卵、受精。受精卵在海洋中随波逐流地漂浮,孵化成稚鳗,然后生长成扁平叶状幼体(柳叶鳗),再由叶状幼体逐渐发育龄成为供养殖用的白仔鳗苗(玻璃鳗),此期约需1 年时间;白仔鳗苗随海流在12月至翌年4月间,漂流到达大陆沿海,在环境地条件适宜时,成群的鳗苗自海中进入江河、湖泊,并开始在淡水里生长、育肥。
国内外对鳗鲡的人工繁殖研究已进行了近50年。但由于对鳗鲡繁殖要求的生态条件知之甚少,加以稚鱼海中又有很长的生长、变态阶段,因此其繁殖条件、稚鱼的开口饵料、变态要求等因子很难突破。尽管各国的研究人员作出了极大的努力,但还尚未最终突破。1999年9月,日本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宣布,该所科研人员从研究马里亚纳群岛西部海嵴的产卵埸入手,在鳗鲡人工繁殖、孵化、开口饵料、稚鱼培育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培育出的柳叶鳗已生活了209d。但解决苗种的供应,还需要作大量的工作。
上一篇: 烟火花的别名叫什么?
下一篇: 石榴树在哪种土壤种最适合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