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茄子 > 茄子立枯病的防治? 茄子

茄子立枯病的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茄子立枯病多发生于育苗的中后期或定植初期,在茄苗的茎基部或中下部生有椭圆形淡褐色斑,病斑有时具有同心轮纹,潮湿时生淡褐色蛛丝状的霉层,失水后病部逐渐凹陷,严重时病斑扩展绕茎一周。病苗初期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后期茎叶萎垂枯死。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及有机质上越冬,且往往成为土壤的习居菌,可在土壤中腐生2~3年,土壤带菌是幼苗受害的主要原因。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流水、农具传播。病菌发育的最低温度为13℃,最适为24℃,最高为42℃。适于的pH较广(3.0~9.5)。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易诱发该病。

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除使用苗床内撒施干草木灰或细干土降低苗床湿度,控制病害外,使用的药剂种类与猝倒病很不一样。可使用的药剂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茄立枯病主要由绵腐菌和丝核菌引起,可侵染茄子、番茄、黄瓜等蔬菜。幼苗子叶期发生时易枯死,苗长大后白天枯萎,夜间稍恢复,但不久植株近地面部分变米黄色缢缩、植株枯死。

防治可选用98%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69%安克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80%山德生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50~2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7~10天喷雾一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