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大蒜 > 大蒜的需肥吸肥特点有哪些 大蒜

大蒜的需肥吸肥特点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大蒜是需肥较多而且较耐肥的蔬菜之一。大蒜不同生育时期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动态,是随植株生长量的增加而增加的。
  大蒜从播种到初生叶伸出地面为发芽期,此期的特点是根系以纵向生长为主,生长点陆续分化新叶,根系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水分。由于生长量小,生长期短,消耗的营养也少,所需的各种营养由种蒜提供。
  从初生叶展开到鳞芽及花芽开始分化,为幼苗期。此期不断分化新叶,为鳞芽、花芽分化打基础。从发芽到幼苗生长,依靠种蒜供给养分,随着幼苗的生长,种蒜贮藏营养逐渐消耗,当养分被吸收利用后,蒜母就开始干缩,生产上称为“退母”。退母期一般在幼苗期结束前后,此期大蒜的生长完全靠土壤营养供应,吸肥量明显增加,如土壤养分不足,植株易出现营养青黄不接而呈现叶片干尖。
  大蒜幼苗期结束后,进入了鳞芽、花芽分化期。此期新叶停止分化,以叶部生长为主,植株的生长点形成花原基,同时在内层叶腋处形成鳞芽,根系生长增强,营养物质积累增多,为蒜头和蒜薹的生长打下基础,加速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是大蒜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从花芽分化结束到蒜薹采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生长量最大。在蒜薹迅速伸长的同时,鳞茎也逐渐形成和膨大,此期根系生长和吸肥能力达到高峰,是需肥量最大和施肥的关键时期。蒜薹收获后,为鳞茎膨大盛期,根系开始衰老,吸收的养分及叶片和鞘中的贮藏养分大量向鳞茎输送,鳞茎加速膨大和充时。此时由于叶片和根逐渐衰老,吸肥量不大,鳞茎膨大所需要的养分,大多数来自于自身营养的再分配。
  大蒜对各种营养的需要量及生理作用:根据研究表明,大蒜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量以氮最多,钾、钙、磷、镁次之。把氮的吸收量作为1时,则各种元素的吸收比例为氮:磷:钾:钙:镁=1:0.25~0.35:0.85~0.95:0.5~0.75:0.060每生产1 600千克大蒜需吸收氮13.4-16.3千克,磷1.9—2.4千克,钾7.1~8.5千克,钙1.1~2.1千克。大蒜在鳞芽和花芽分化后是大蒜一生中三要素吸收量的高峰期;抽薹前是微量元素铁、锰、镁的吸收高峰期;采薹后三要素及硼的吸收再次达到小高峰,锌的吸收达到高峰。在三要素肥料中,缺氮对产量的影响最大,缺磷次之,缺钾影响最小,三要素同时缺乏时,对大蒜产量的影响则更大。
  大蒜出苗后就开始吸收氮素营养,而且在以后的每个生长发育阶段,都在迅速增加,尤其是在提薹后的鳞茎膨大期对氮的吸收量最多。试验结果表明大蒜苗期氮的吸收量约5.8千克,约占总吸收量的30%左右;蒜薹伸长期的吸收量约为7.4千克,约占总吸收量的38%;蒜头膨大期的吸收量约为6.0千克,约占总吸收量的30.7%。在大蒜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氮肥供给充足,植株生长速度加快,营养体大,叶片浓绿而厚实;氮素不足,植株生长缓慢,瘦弱,叶小而黄。如果苗期缺氮,表现生长缓慢,叶片狭长,叶色淡绿;中后期缺氮,除全株退绿外,特别明显的特征是下部易出现黄叶,严重时叶片容易干枯。因此在生产上,应注意增施氮肥。
  磷素对促进大蒜根系的生长发育,蒜薹和蒜瓣的分化、生长等都是不可缺少的。大蒜苗期对磷的吸收量667米2为0.855千克,占总吸收量的17%;蒜薹伸长期吸收量最高,667米2的吸收量3.095千克,约占总吸收量的62%;提薹后进入蒜头膨大期吸收量减少,667米2吸收量为1.1千克,占总吸收量的21%。
  钾素是大蒜吸收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它和氮素一样,在大蒜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吸收的量多,植株体内的含量也高,对大蒜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蒜体内糖的含量和大蒜的品质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在生产中应十分重视钾肥的使用,保证大蒜对钾素的需要。大蒜对钾素的吸收量比较高,苗期667米2的吸收量为4.883千克,约占总吸收量的21.2%;蒜薹伸长期667米2吸收量为12.25千克,约占总吸收量的53.2%;蒜头膨大期吸收量减少,667米2吸收量为5.889千克,约占总吸收量的25.6%。
  钙施在酸性土壤上可降低土壤酸度。大蒜缺钙时,植株叶片上出现坏死斑,随着坏死斑的增大,叶片下弯,叶尖很快死亡,根系生长受到很大抑制;增施钙,可提高蒜头产量。
  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大蒜缺镁会引起叶片褪绿,症状是先在老叶片基部表现,逐渐向叶尖发展,叶片最终变黄死亡;大蒜缺镁的症状一般表现较晚,植株生长缓慢,播种后30天,植株才出现6~7片叶。增施镁可使大蒜蒜头产量迅速增加并可促进氮、磷、钾的吸收,但对钙的吸收有一定影响,随着镁浓度的提高,钙的吸收减少;然而钙对镁的吸收几乎没有影响。
  硫是大蒜品质构成元素。适当施硫,可以增强大蒜风味,并有使蒜头增重,蒜薹增长的趋势。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硫酸铜和硫酸钾可以降低畸形薹和裂球率(因二次生长引起的蒜头开裂),提高蒜头的商品性。在生产上常以尿素配合硫酸铜作硫源施用,效果较好。

大蒜是需肥较多而且较耐肥的蔬菜之一,根据大蒜需肥、吸肥特点,在大蒜施肥上,应坚持以有机肥料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粗肥细施,化肥巧施的施肥原则,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大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营养元素的需要。具体施肥技术要点如下:
  一、施足基肥
  由于大蒜根系浅,根毛少,吸肥能力差。因此,对基肥的质量要求较高,一般以腐熟的有机肥为好,每亩施用5000-6000公斤,复合肥50-100公斤。通常在基肥中配施一些钙、镁、硫肥。
  二、合理追肥
  大蒜属耐肥作物,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一般进行4次追肥,分别为:
  ⒈催苗肥:目的是促进出苗后迅速发根长苗,提高大蒜的越冬性能。一般于出苗后15天左右进行,每亩可以施高氮复合肥5~8公斤,肥力较高、底肥较足的田块,可以不施催苗肥。
  ⒉返青肥:一般在春季气温回升,大蒜的心叶和根系开始生长时施用,即在春分左右施用,亩用量以高氮复合肥8~10公斤为宜。
  ⒊抽苔肥:一般应在鳞芽和花芽分化完成、蒜薹露缨时进行。此时进入生长旺盛期,是氮肥最大效率期,所以催苔肥是一次关键性的追肥,每亩重施复合肥25-30公斤。
  ⒋催头肥:一般于抽苔肥施后25~30天进行,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磷钾肥,以每亩施用高氮复合肥15-20公斤为宜,以满足蒜薹采收和蒜头膨大时对养分的需要。
  大蒜追肥的施用方法,一般采用条施、随水施或埋施。追施有机肥时,常顺行开沟,进行条施;化肥一般采用开沟撒施施后覆土。苗期追肥后,应注意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和墒情,减少养分的损失,加快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

大蒜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量以氮最多,钾、钙、磷、镁次之。把氮的吸收量作为1时,则各种元素的吸收比例为氮:磷:钾:钙:镁=1:0.25~0.35:0.85~0.95:0.5~0.75:0.060每生产1 600千克大蒜需吸收氮13.4-16.3千克,磷1.9—2.4千克,钾7.1~8.5千克,钙1.1~2.1千克。大蒜在鳞芽和花芽分化后是大蒜一生中三要素吸收量的高峰期;抽薹前是微量元素铁、锰、镁的吸收高峰期;采薹后三要素及硼的吸收再次达到小高峰,锌的吸收达到高峰。在三要素肥料中,缺氮对产量的影响最大,缺磷次之,缺钾影响最小,三要素同时缺乏时,对大蒜产量的影响则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