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间苗、促壮苗。
“谷间寸,顶上粪”。谷子早间苗可以减少谷苗拥挤,改善谷子光、水、肥的环境条件,有利促进根系发育和形成壮苗。间苗时间以苗高一寸左右(3—4叶)为好,并按各品种特性一次性间苗至要求密度。
(2)稀谷秀大穗,充分发挥单株生产潜力。
“张杂谷”属大穗类型杂交种,穗长达40cm ,且分蘖率较高,因此栽培管理上要侧重发挥个体优势,掌握稀不宜密的原则。据多年实践结果,旱地亩留苗0.8—1万株为宜,水地亩留亩以1—1.2万株为宜,在此范围内掌握好地宜密,差地宜稀。
(3)追肥保高产。
“张杂谷”根系发达,生长旺盛,吸收水、肥能力强。高产田要求追三次肥。第一次,5至6叶期,顺垄撒施尿素5公斤/亩, 结合中耕、定苗将肥料翻入土壤中。第二次,在拔节期(苗高一尺左右)撒施尿素10公斤/亩,方法同上。第三次,在孕穗期,趁雨天或结合灌溉追施尿素10公斤/亩,张杂谷5号、张杂谷10号在灌浆期再追施尿素5—7.5公斤。
(4)多中耕,勤管理。
农谚证讲“谷锄八遍, 八米 二糠”。谷子早中耕,多中耕不仅能够增加产量,还可以提高米质。苗期土壤湿度大时,可进行深锄散墒,深度4— 5厘米 。干旱严重时,可浅锄保墒,此期可进行多次中耕。既可减轻杂草危害,又利于形成谷子壮苗。
(5)喷施除草剂,省工又省力。
可选 用谷子专用除草剂,能除去谷田中常见的一年生单、双叶杂草,如:马唐、稗、狗尾草、牛筋草、马齿苋、反齿苋、藜等。施用时期:可在播后苗前土壤喷施或在谷苗3—5叶期杂草未出土前喷施,切忌在种顶土时使用。“张杂谷”的田间管理,妙在科学,贵在认真,关键在落实。中要把握住上述环节,落实到位,就等于成功一大半。
(6)适时收获。 谷子颖壳变黄,籽粒变硬时,即可收获,避免风磨鸟啄,造成损失。
上一篇: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最新部署是什么?
下一篇: 花木修剪时间如何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