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育芽带薯移栽法1
一、精选种薯
要选用40克-50克重的薯块做种。种块过小,出苗细弱,长势差,产量低;种块过大,增加用种量,增加成本。
二、育芽
一般以当地直播较早薯块的幼苗出土前两个半月开始育芽为宜。芽的生长速度用翻动种薯的办法加以控制。
5℃时开始发芽,12℃时出苗,前后约需30天。若温度低,则需60天以上才能移栽。
1、整厢 打厢时,厢底土壤要疏松,整细整平,不放任何肥料。厢子应选在向阳滤水、便于管理的地方。厢面宽12米,播面宽1米。
2、播种播种前要将薯块上已萌发的芽子全部抹去,然后将种薯有芽眼的顶端朝上,一个挨一个地摆播。
3、培育壮芽
三、移栽
1、方法 移栽一般采取垄作或窝作。移栽前要进行定芽。
2、深浅 移栽深度一般不超过13厘米。过深,水分重,温底低,不利块茎生长;过浅,易受干旱和高温影响,匍匐茎伸出地面变成地上茎,块茎往往露出地面,影响产量和马铃薯的品质。
3、时间 在海拔1200米的地方,移栽宜在“惊蛰”前后,其他地方随海拔高低当推迟或提前。移栽时以薯芽长3厘米左右为宜。移栽必须在4天-5天内完成,否则会影响幼芽生长,减少产量。
4、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马铃薯高产的重要环节。 肥田、阴山和生产水平较高的应当稀一点;阳坡、瘦田和生产水平较低的应当密一点。
四、大田管理
1、防虫治病 马铃薯出土1周左右应及时用甲双灵对水喷雾,每半月1次,能有效地防止晚疫病的发生。晚疫病发病迅速,使茎叶在短时间内枯死腐烂,影响块茎的正常生长发育,多雨季节,最容易发病,它是马铃薯的毁灭性病害。
2、除草 杂草既影响马铃薯的光合作用,又消耗土壤中的肥料,必须做到田中无草。
3、追肥 马铃薯生育期短,幼苗期气温低,底肥分解慢,不能及时满足幼苗迅速生长的需要,所以要及时追肥。保证马铃薯中期不缺肥,后期不脱肥。
4、中耕培土 如有倒伏植株,可向四边均匀地扒开,让植株充分进行光合作用,穴面最好能通风透光,这样更有利结薯。
五、收获
马铃薯成熟的表现是匍匐茎干缩,块茎易从匍匐茎上脱落,块茎表现增厚不再增大。如果植株早枯,迟熟的马铃薯外型表现为尖头状,薯皮有明显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