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蟹卵中孵出脱离母体的幼体,外形像水溞,故称溞状幼体,用符号Z表示。溞状幼体分为五期。河蟹胚体出膜进入海水中的幼体为Ⅰ期溞状幼体(Z1),以后经过3~5天蜕皮一次,由Z1变为Z2、Z3、Z4、Z5。
溞河蟹各期溞状幼体形态状幼体分头胸部和腹部两个部分。头胸部近球形,具一背刺、一额刺和二侧刺,一对复眼;腹部狭长,尾节分叉。溞状幼体只能在海水中生活(盐度为8~30,以20左右为佳)。溞状幼体具强烈的趋光性和溯水性,前期常浮游于水的表层,后期多沉于水底。溞状幼体离水不久即死亡。
溞状幼体的食性为单细胞藻类、轮虫、蛋黄、卤虫无节幼体、卤虫幼体、豆浆、豆腐和蛋羹等,并有以大吃小、相互残杀的现象。人工养殖时,应防止发生几代同堂的现象。
上一篇: 栀子花中部以下叶子发黄怎么办?
下一篇: 韭菜怎样烹饪才能最大限度的保存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