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病菌是由叶面或叶背侵入,该病通常先发生于下部叶片,后渐向上部叶片扩展,初期在叶背面产生与叶脉平行的浅褐色小条纹或点状斑纹,较小,呈椭网斑形,以后斑点扩大成黑褐色大斑,巾央茶色,边缘颜色较暗,周围有亮黄色晕圈,沿叶缘形成大片坏死区,呈不规则状;病斑表面着生灰色霉状物。香蕉嫩叶刚展开时已被侵染,从发病到全叶干枯大约经历35 - 45天。
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管理。增施有机肥和基肥,合理灌溉,保持果同适当的温湿度,多雨季节,注意做好排涝措施,合理密植,科学修剪,保持合适的通风透光度,结合修剪及时清除蕉园的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
(2)因地制宜的选择抗病品种。
(3)可使用组织培苗,使用吸芽苗时应清除病叶和用杀菌剂处理种苗。
(4)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4月初)进行药物防治。可用药剂为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福星(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5000倍液,或30%苯醚甲·丙环乳油5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soo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律可湿性粉剂800倍稀释液。
上一篇: 新生猪外翻腿猪多,是什么病?怎样预防?
下一篇: 氨基酸糖磷脂生长调节剂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