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菜采摘的时间较长,由于采摘时的践踏,往往会使土壤板结,通气性变差,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因此,秋季进行一次深耕翻土非常重要。而且,深翻后的土壤经过秋季的烈日曝晒和冬季的冰霜雨雪,可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减少土壤中病源物的数量,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滋生,增强黄花菜的根系活动。总结农民的翻土经验,要抓好“早、深、空、干、大”五个方面。
1.早,即深耕的时间要早 最好是在8月上旬--10月中旬进行深耕,但在实际生产中,还要根据品种的成熟类型而定。通常是在花蕾采摘完毕后,及时翻挖行间土壤,在秋苗发生前结束挖土工作。这样,一方面使翻过的土壤得到较长时间的曝晒,提高晒田、灭草的作用;另一方面,早深耕翻土有利于当年秋苗早发和健壮生长,为第2年苗薹多而粗壮积累充足的营养物质。
2.深,即挖土要深 深是黄花菜地挖土质量的主要要求。一般青壮龄黄花菜挖土深度应达33厘米以上。新扩种的黄花菜则于行间深挖,近蔸处浅挖,以利于加深土壤风化程度,诱导根系下扎,即排水又保水,增强耐旱能力。
3.空,即要把黄花菜株丛周围的土壤挖空 翻挖时不要留“土盘子”,使经过充分风化后的土壤,借助雨力逐渐附于株丛周围,起到易旧换新的作用,增强团粒结构,利于新根发育。黄花菜的植株生长到一定年限,部分根群衰老,表皮皱缩,变为黑褐色,还会发生纺锤根。若任其残留在植株上,会影响新根的生长。在深挖翻土时,可将这部分根切断。秋季气温适宜,雨水充足,正是黄花菜新根发生的高峰期,切断老根会促生更多新根,有利于植株的健壮生长。
4.干,即宜在晴天土壤干燥时进行 土壤干燥时深挖翻土,通气透水,能够减少来年苗期病害的发生。若在雨天或土壤湿度大时翻土,土壤易被再度踏实,不但达不到秋季翻土的要求,反而使土壤更加板结,不利于植株生长。
5.大,即挖土要大块翻转 大块翻转,使表土朝下,底土朝上,让粗大的土块互相架空,保持土块之间有一定的孔隙度,有利于土壤充分风化,增强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上一篇: 仔猪出生至一周内的饲养技术?
下一篇: 棉叶蝉的发生有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