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药物有哪些?
1.因地制宜,种植甘蓝型油菜和抗病性强的白菜型抗病油菜品种。 2.提倡油菜与大小麦等禾本科作物进行2年制轮作,或水旱轮作,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中卵孢子数量,减少菌源而降低发病程度。 3.加强田间管理,做到适期播 种,不宜过早,并根据土壤肥沃程度和品种特性,确定合理密度。 4.合理施肥,防止偏施、迟施氮肥,增施磷钾肥 ,达到 “冬壮 春发 ”,稳长不旺,增强和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5.开好三沟,春季清沟排滞,注意雨后及时排水,防止雨水滞留和淹苗;及时摘除下部的老黄叶,减少植株间的互相传播,改善株间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菌繁殖。摘除的病叶应带出田块,作饲料或堆肥。 药剂防治 在秋冬季霜霉病发病严重的地区,一定要在花期加强药剂防治。一般在3月上旬油菜抽薹-初花期时,调查病情扩展情况,病株率达10%以上时开始喷药。一般间隔6-8天,连续用药2-3次,每次用水60-70公斤。药剂可选用70%代森锰 锌可 湿性 粉剂500倍 液、72%霜 克可 湿性 粉剂 600-800倍液、66.8%霉多克可湿 性粉 剂600-800倍 液或 69%安 克锰 锌可 湿性 粉剂900-1000倍液。在菌核病发生地区,可以结合菌核病的防治,与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或50%叶 斑净 可湿 性粉 剂1000-1500倍液,混合施用
油菜霜霉病是一种常见的重要病害。此病在油菜的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引致叶片枯死,花序肥肿畸形,不能结实或结实不良,菜籽产量和质量下降。
此病可为害叶片、茎、花和荚果。其症状是在被害叶片正面初生淡黄色不明显的病斑,呈多角形,叶背病部上长出白色的霜状霉(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故称霜霉病。以后病斑变褐,病叶枯死早落。在茎枝上,病斑初为水渍状,后为不定形的黑色病斑,也长出白色的霜状霉,常引致茎、枝弯曲肿胀。抽苔后期和盛花期,花轴受害后,往往严重肿胀弯曲成“龙头状”,特别是与白锈病并发时,“龙头”更甚。荚果受害,病部淡黄色,上生霜状霉,严重时荚果细小弯曲。
此病是由一种称为寄生霜霉的真菌侵染引起的,病菌可为害十字花科的各种植物。病菌以卵孢子在遗落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卵孢子随流水或雨水传播并飞溅到油菜上,萌发芽管侵入油菜组织内。在油菜抽苔开花期,遇低温(15—20摄氏度)阴雨或忽暖忽寒的天气最易发生。
此病的防治应以清除病残体、减少菌源为重点,结合其它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等措施。
上一篇: 果树施用多效矬有什么作用?
下一篇: 如何防治橘小实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