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控制床温出苗前苗床要维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幼苗出 土后,降温的程度以不妨碍幼苗生长为宜,即白天床温可降至 15°C-20°C,夜间5°C-10°C,直到露出真叶。当真叶露出后,应
把床温提高至幼苗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白天为20°C-25°C,夜 间为10°C-15°C,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就要分苗。分苗前2- 3天应当降低苗床的温度,一般以降低3°C-5°C为宜。温度要按 照“晴天高,阴天低;白天高,夜间低;出苗前和分苗缓苗前高,出苗后和分苗缓苗后低”的原则进行管理播种后立即盖膜盖草帘封床,尽量提高床内温度,促使迅速出苗。当白天气温大于要求温度 时要开始通风,但切忌过快、过大、过猛。秧苗“跪腿”时要适当降 低温度,在中午撒一层约0. 3厘米厚的培养土,这样既可“脱帽”, 又可填补苗床土壤缝隙、保墒。
(2) 加强光照必须给予种子、植株充足的光照,以保证光合 作用顺利进行。为了使苗床多照阳光,育苗设施应尽可能采用透
光度高的覆盖物,要保持覆盖物清洁,玻璃和塑料薄膜要经常刷干 净,注意通风,防止塑料膜上凝有水珠。在保温的前提下,对覆盖 物尽量早揭晚盖,延长光照时间。在揭开覆盖物时,要防止冷风直
接吹入苗床,造成幼苗受害。
(3) 调节湿度若床土湿度过高,可采用通风降湿和撒干土或 草木灰吸湿的办法降低湿度,但通风降湿要兼顾保温,须考虑当时的天气状况,以幼苗不受冻害为宜。在潮湿的床土上撒一层干土, 可起到吸收水分、降低湿度的效果,但土要细,且必须经过充分捣 碎过筛,以干燥的堆肥为最好。对幼苗叶面进行干燥时,撒土后要用扫帚轻扫叶面,使细土下落,不污染叶面,每平方米床土撒0. 5 千克细干土。冬春季床土湿度过低,可适当浇水,应少量勤浇,浇
水时间应选在晴天上午10-12时,忌傍晚浇水和阴雨天浇水,也 忌浇水量过多,造成床土湿度过大。应在床土快要发白,翻开表
土,床土结构松散,落地即散的地方浇水。一般温床较冷床易干, 床中央以及靠走道的床缘易干,夏季育苗土壤易干,应经常浇水。 浇水一般在上午9时以前下午5时以后。忌高温浇水,否则可能 引起生理失调。
(4) 中耕间苗幼苗期间应注意松土,使床土的表层疏松,防 止板结,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床土温度。松土时常用竹签把苗间的
表土撬松或用铁钉、铅丝、小耙等把苗间的表土抓松。松土不可过 深,避免损伤根系,结合中耕应扯掉杂草,删除过密的秧苗。辣椒第一次间苗以子叶平展期为宜,苗间距离以分苗前幼苗不会拥挤、
争夺空间为宜。为防止苗期发生病害或形成高脚苗,应间苗2-3 次。间掉的苗一般为受伤的、畸形的、顶壳的和瘦小的苗。
(5) 适当追肥苗床应以基肥为主,控制追肥。在床土不够肥 沃、秧苗出现缺肥症状时,应及时追肥。追肥要选在晴天无风的上
午10-12时进行,以施有机肥和复合肥为主。若用人、畜粪尿必 须充分沤熟并滤渣,以10-12倍水稀释较好。复合肥可用含氮、 磷、钾各10%的专用复合肥配制,喷施浓度为0. 1%,切忌浓度过 高。若选单一化肥,可按尿素40克,过磷酸钙65克,硫酸钾125 克,加水100升,配成后喷施。
一、播种床幼苗管理
从播种到分苗的时期称为幼苗期,幼苗期的管理主要是控制温度,增强光照,调节湿度,间苗防病等。
1、控制温度:出苗前苗床要维持较高的温度,白天30~35℃,夜间18~20℃。幼苗出土后,要逐渐降低床温,降温的程度以不妨碍幼苗生长为准。当真叶露出后,应把床温提高到幼苗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白天25~28℃,夜间16~18℃。假植前2~3天应降低苗床温度,使幼苗能适应假植床的温度条件,一般以降低3~5℃为宜。苗床温度控制温室育苗和夏季育苗的处理方法完全相反。
2、加强光照:种子发芽出土后,要创造良好的光照条件,保证光合作用的顺利进行。
3、调节湿度:幼苗根系较少,吸收能力较弱,因此苗床内的水分一定要适中。土壤含水量过多,幼苗的根生长不好,成为弱苗,易发生病害和受冻害;床土湿度过低,特别是夏季育苗,幼苗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水分,生长发育受抑制,往往成为僵苗。
4、中耕间苗:幼苗期间,应注意松土,防止板结,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床土湿度。松土时常用竹签把苗间的表土撬松或用铁钉、铅丝等小耙把苗间的表土抓松。松土不可过深,结合中耕扯除杂草,并删除过密的苗子,使留下的幼苗有适当的空间和土壤,促使其健壮生长。
5、适当追肥:苗床用肥以基肥为主,控制追肥。秧苗出现缺肥症状时,应及时追肥,追肥以有机肥和复合肥为主。若用人畜粪尿,必须充分腐熟,并滤渣,浓度以10~12倍水稀释液较好;复合肥可用含氮、磷、钾各10%左右的专用复合肥配制,喷施浓度为0.1%,切忌浓度过高;选用单一化肥,可按尿素40克,过磷酸钙65克,硫酸钾125克,加水100千克,配成后喷施。
二、分苗
辣椒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需进行假植分苗。假植多采用各种营养钵或营养土方。
分苗应选在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3时进行,在阳畦内分苗时,应边分苗边将棚盖严,保持土壤和空气的温度。分苗一周内白天温度要求在25~30℃,一周后可逐步通风降温,防止幼苗徒长。定植前10~15天,白天温度降至15~20℃,夜间降至5~10℃,定植前3~5天,夜间可除去覆盖物,使幼苗所处环境与露地一致。在进行低温锻炼时,降温要逐步进行,以免辣椒苗受冻害。幼苗未长新根之前不宜灌水,开始长新叶后可适当浇水,定植前15~20天应追肥一次,以氮肥或复合肥为主,浇水后要及时中耕。
三、辣椒壮苗的标准。
壮苗的标准从外部形态来看,壮苗的根系为白色,主根粗壮,须根多,根尖白而绒毛多;茎粗壮,下胚轴短,色深绿;子叶绿色;叶片大而肥厚,颜色浓绿,叶柄长度适中;茎、叶及根系无病虫危害,无病斑,无伤痕。
辣椒是喜温、需阳光充足、忌湿的作物,在苗期阶段以调节床温、增加光照、合辣椒是喜温、需阳光充足、忌湿的作物,在苗期阶段以调节床温、增加光照、合理控制湿度为主。
1、控制床温 出苗前苗床要维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幼苗出土后,降温的程度以不防碍幼苗生长为主。
2、加强光照 必须给予种子、植株充足的光照,保证光合作用顺利进行。
3、调节湿度 床土湿度过高,可采用通风降湿和撒干土或草木灰吸湿的办法降低湿度。
4、中耕间苗 幼苗期间,应注意松土,使床土的表层疏松,防止板结,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床土温度。
5、适当追肥 苗床应以基肥为主,控制追肥。只在床土不够肥沃,秧苗出现缺肥症状时,应及时追肥。
6、适时炼苗 在定植前一个星期进行秧苗通风。
7、病虫害防治 对未进行种子处理、苗床地未进行土壤消毒、整地质量差、播种密度大的苗床地,在移栽前应注意防治病虫害。
(1)苗期病害防治:猝倒病:预防可选用立枯灵一包(25克)兑水20公斤喷雾,若苗床已发现少数病苗,在拔除病苗后,可选用病易克或博医733等10-15克兑水15公斤喷雾;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稀释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72.2%普力克水剂600倍稀释液;隔7~10天喷洒1次,防治1~2次。立枯病:①加强苗床管理,注意合理放风,防止苗床高温高湿条件出现。②苗期喷洒0.1%-0.2%磷酸二氢钾,增强抗病力。③发病初期可选用病易克或博医733等10-15克兑水15公斤喷雾;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稀释液;75%百菌清1000倍液;如猝倒病、立枯病并发,可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喷淋,视病情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2)虫害防治:地老虎(土蚕、地蚕、黑土蚕、黑地蚕) 地老虎喜温暖及潮湿的环境,早春菜田及周缘杂草多,可提供产卵场所;蜜源植物多,会形成较大的虫源,为害严重。防治方法:①早春消除田间四周杂草,减少地老虎产卵场所,杀死虫卵和初孵幼虫。②疏沟撑水,降低土壤湿度,不利于地老虎幼虫生存。人工捕杀。③每天清晨查苗,发现断苗后,便扒开表土捕虫杀之,连续进行5~6天。④诱杀防治:用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敌百虫1份调匀,或用泡菜水加适量农药,在成虫发生期设置,均有诱杀效果也可用某些发酵变酸的食物,如甘薯、烂水果等加入适量药剂,诱杀成虫。用湿泡桐树叶,每公顷椒地均匀放置1050~1350片叶诱集,翌日清晨在泡桐树叶下收集虫口进行杀灭,也可用地老虎喜食的灰菜、刺儿菜、苦荚菜、小旋花、苜蓿、艾蒿等杂草堆放诱集地老虎幼虫。⑤药剂防治:地老虎1~3龄幼虫抗药性差,且暴露在寄主植物或地面上,是药剂防治的适期。可选用快杀特、多虫净、高保、农吉圆、统杀等农药进行防治。
上一篇: 辣椒缺铁症状?
下一篇: 仲裁申请书受理的规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