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哪些因素影响小麦分蘖 小麦

哪些因素影响小麦分蘖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分蘖是小麦的重要生物学特性之一,分蘖的多少,生长的壮弱,标志着小麦群体结构是否合理,决定着小麦产量的高低。影响小麦分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品种特性
  小麦分蘖力高低是遗传特性的表现,不同品种分蘖力不同。一般,冬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时间长,分化叶原期和蘖芽原基数目较多,所以,分蘖力较强。但同类型不同品种之间,在分蘖发生的速度快慢和分蘖的多少也有一定的差异。在生产上,要求选择分蘖力强的品种。
  二、温度
适宜小麦分蘖的温度是13-18℃,高于18℃时分蘖发生受抑制,低于2℃时分蘖停止。冬前积温的高低是影响分蘖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麦田冬前要培育4-7个分蘖的壮苗,必须有500-700℃的0℃以上的积温,而积温的多少又和播种的迟早相关。在适期播种情况下,可以有效地增加单株分蘖数。过早播种,单株分蘖数虽可以增加,但群体过大,易造成麦苗旺长,茎秆细弱,不利于安全越冬。晚播小麦分蘖时气温较低,如管理不当,极易出现不分蘖现象。
三、播种深度
  播种覆土深,幼苗在出土过程中消耗胚乳养分多,麦苗细弱,加上分蘖节离地表相对较深,分蘖出土困难,致使分蘖发生明显减少。覆土较浅时,表层土壤极易发生干旱,不仅次生根系发生少,而且叶腋发育受阻,分蘖发生数目也较少。在生产中掌握合适的覆土深度,是培育多蘖壮苗的重要措施。一般小麦播种深度为3-4cm,分蘖多且大,不缺位,没有不分蘖现象。
  四、播量
播量对分蘖的迟早、分蘖速度,数量以及分蘖成穗数,都有很大影响。播量过多时,往往延缓分蘖期,降低分蘖速度。播量少虽能增加单株成穗数,但难以保证群体分蘖总数。我市的最佳播期在10月1日-10日,播量在7-10公斤即可。
  五、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越高,分蘖发生越多。小麦三叶期后,所需营养主要是从土壤中吸取,充足的氮磷营养,可以促进根系的发生和深扎,分蘖发生快而多。若营养供应不足,特别是氮肥不足,分蘖受阻,严重时不分蘖。
  六、土壤水分
  适宜小麦分蘖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土壤干旱时影响分蘖生长,过于干旱会形成“空位”或不分蘖的独秆苗。土壤水分过多,超过80%-90%时,由于土壤缺氧,也会造成黄苗,分蘖迟迟不长。因此,控制土壤水分是控制分蘖发生的最有效措施。降雨较少,土壤干旱的地区要注意及时浇水,增加土壤水分,促进小麦分蘖。
  七、光照
  光照充足,小麦叶片所制造的有机营养充分、分蘖明显增多,反之,光照不足,分蘖发生受阻,数目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