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是生猪自身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应,某些热性传染病、中毒性疾病、消化道疾病、寄生虫病等都能引起猪呕吐。
一、引起猪呕吐的寄生虫病
1.猪胃线虫病:猪胃线虫病是由旋尾目吸吮科似蛔属的多种线虫寄生于猪胃而引起的一种线虫病。该病呈地方性流行。
2.猪弓形体病:猪弓形体病又称弓浆虫病或弓形虫病,是由弓形体引起的人畜共患原虫病。
3.猪类圆线虫病:猪类圆线虫病由革兰氏类圆线虫寄生于仔猪小肠而引起,这种病对仔猪尤其是3~4周龄仔猪危害最大。
二、防控措施
1.养猪场应采取全进全出的养殖方式,防止寄生虫病传入。需购进生猪时,要从无疫情的地方购进,购前要查验检疫证明。
2.规模猪场应定期对猪只进行寄生虫病检测,饲养人员也应定期进行检测或健康检查,以监控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猪群寄生虫的感染情况。
3.养猪场(户)禁养猫、狗等宠物并定期做好灭鼠、驱蚊、灭蝇、灭蟑、灭虫工作,以减少寄生虫病发生机会。
4.采用发酵床养猪,生态发酵床养猪是利用功能微生物的“生态转换”作用,快速有效地降解排泄物或废弃物,从而给猪只营造干净舒适的生存环境。发酵床养猪的最大特点是干净卫生,舍内空气干燥清新。一般寄生虫的繁殖周期从几天到几周不等,而在发酵床内,粪便一般在一两天便被功能微生物分解得无影无踪。这样,虫卵、病杂菌及病毒要么被发酵床的高温环境所杀灭,要么被占绝对优势的功能微生物给吃掉。
5.运用新技术、新成果预防生猪寄生虫病,如猪弓形虫疫苗,可通过人工接种使猪产生免疫力,从而达到免疫预防猪弓形虫病的目的。
6.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应经常化、制度化。驱虫要掌握以下要领:
(1)驱虫前禁食。为利于猪对驱虫药物的吸收,驱虫前应禁食12~18小时。
(2)选用高效、广谱、低毒、适口性好、投药方便、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的驱虫药物,如伊维菌素、阿维菌素、打虫星、驱虫精、丙硫咪唑、左旋咪唑等。应注意药量,不能过量或用量不足。
(3)连续用药,为提高驱虫效果,需连续使用2~3次驱虫药。对一些体表寄生虫,如疥螨,驱虫药只能杀灭虫体,而不能杀死虫卵。正确的用药方法是在第一次驱虫后,间隔1周再用药一次,以防此病复发。
(4)要在具备隔离条件的场所驱虫,以便清理病猪的排泄物。
(5)注意驱虫时间。一般应在虫体性成熟前驱虫,以防止性成熟的成虫排出虫卵、幼虫或秋冬季进行驱虫,此时驱虫有利于畜禽安全过冬,秋冬季较寒冷,不利于大多数虫卵或幼虫的存活发育,可以减少污染。
(6)在大规模驱虫前,先进行小群实验,取得经验并肯定药效和确保安全之后,再开展全群驱虫。
(7)注意观察驱虫效果。给药后,应注意观察猪群反应,若出现中毒,如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8)严格执行休药期的规定,防止药物残留。一般来说,屠宰前3周不可用药物驱虫。
下一篇: 怎样减少普通菜豆落花落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