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旱种是在旱地状况下直播,苗期旱长,中后期利用雨水和适当灌溉的一种种稻方法。这种措施可以很好的解决水稻干旱的情况。农业部将此项技术列为“十五”重点推广50项技术之一,因此,意义是很重大的
1、水稻旱种防治技术特点
水稻旱种是旱田足墒播种出苗,保持一段时间旱长不灌水,中后期根据情况采取灌溉的一种水稻种植方法。优点是改水整地为旱整地或免耕,节约了大量的耕、整地用水;改育秧移栽为旱地直播,简化田间操作工序;改水田种稻为旱地种稻;改水层管理为无水层管理,使水的利用率明显提高。
2、水稻旱种防治品种
选择水稻旱种的品种选择是成败的关键,旱种品种要求顶土力强、耐旱,灌水后长势快。一般选耐旱强的品种,比如具有叶片厚,根系发达,耐旱力较强,生育期适中,丰产性好,米质优的特点,适于旱种。
3、保全苗
苗全、苗齐、苗壮是水稻旱种的高产基础。采用旱整地,做到土地平整,土粒细小均匀,底墒足,无坷垃。水稻旱种对土壤水分有一定要求,适耕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0%~50%,利于出苗。水稻旱种经常出现死苗,主要原因是土壤盐碱板结、地瘦水涝、干旱等。防止措施是不选用重盐碱地,以免返碱死苗,整地前增施有机肥和磷肥,翻耕入土使水稻根系深扎,提高抗旱能力。
4、水稻旱种防治田间管理
水稻旱种不同生育期水分需求的敏感度不一样,必须适时适量浇好全苗水、分蘖水、孕穗抽穗水和灌浆水。全苗水一般根据土壤类型采取播种浇蒙头水的办法,能保证旱种水稻出苗对水分的需要,达到一次播种保全苗。分蘖水,水稻出苗后叶龄达到4~5片时灌水,促进低节位分蘖。孕穗抽穗水,水稻进入孕穗期,对水分最为敏感,缺水将严重影响小穗形成、授粉受精和小穗整齐度。实践证明,不灌水比灌水的迟抽穗10天,减产60%左右。灌浆水,灌浆期缺水,能导致结实率与千粒重降低。此时期灌水有利于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提高水稻根系活力,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倒伏。
上一篇: 花木修剪时间如何掌握?
下一篇: 怎样给鸽子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