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期仔猪已经实现了自母乳向饲料的过渡,但是,由于消化器官仍然处于发育阶段,其消化系统整体都处于适应的阶段。这个阶段,必须要选择适口性好、营养高、易消化吸收的饲料,以确保仔猪及时渡过断奶应激,实现营养物质的均衡供给。
1、根据保育仔猪营养生理特点,分阶段满足营养需求量
现代生猪养殖,正逐渐向瘦肉型猪种发展。保育猪培育特点,在于完成其骨骼和肌肉的快速发育。从管理方面而言,环境温度实现了自产房向生长育肥阶段的过渡,营养方面实现了自母乳向饲料的过渡,情感上实现了离开母猪的独立生活。综合这几点,保育猪管理可分为前期和后期管理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营养物质的配给也应该分阶段完成,前期实现自母乳向饲料的过渡,营养达到日粮水平;后期实现保育向育肥期的过渡,饲料配比要考虑生长期猪对饲料的适应。
2、根据保育期仔猪消化生理特征,科学选择饲料原料
保育期仔猪消化系统仍然处于飞速发展阶段,饲料对消化道的刺激作用仍然很明显,尤其是到了后段消化道微生物区功能逐步完善,这种刺激作用日趋强烈。由此,在饲料原料的选择上,除了要考虑饲料的适口性,注意饲料对消化道的刺激作用外,更应该注意营养物质的可消化性。保育期,血浆蛋白粉、乳清粉等等仍然是日粮所必备的。总的来说,保育期饲料配比,必须要综合考虑适口性、营养价值、成本等各方面因素。
3、根据饲料原料特性,科学选择使用适宜的添加剂
仔猪断奶之后,哺乳母乳逐渐被饲料所替代。仔猪消化生理特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像是胃酸不足、消化道酶分泌不足等等,都是较为常见的。由此,期间建议加强饲料添加剂的补充,使用酸化剂补充胃酸不足、使用酶制剂补充消化道酶不足、免疫力下降使用免疫增强添加剂等等。但是,无论使用何种添加剂,一定要综合考虑饲料原料的特性,有区别的添加,注意使用效果。因为,不同原料配合不同添加剂,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必须要综合进行考虑。
上一篇: 精量、半精量播种机使用技术要点?
下一篇: 龙柏和地柏的基部叶片为何枯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