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奶牛营养代谢病—瘤胃酸中毒的防治

奶牛营养代谢病—瘤胃酸中毒的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3.1病因

  该病主要发生于3~6岁、1~3胎的奶牛,5胎后的奶牛发病较少。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发病率为最高。临产牛和产后3 d内的奶牛发病较多,发病与产奶量成正比例,产奶量越多,发病率愈高。当饲养管理不善、突然变换饲料或长期饲喂低劣精料也可诱发本病;饲料单纯,配合不合理,优质青干草料不足或长期过量饲喂块根类饲料;采食过量或误食大量易产酸发酵的精料,产生大量的乳酸,从而降低瘤胃液pH值,破坏正常的消化功能,并作用于全身引起酸中毒。

  3.2症状

  瘤胃酸中毒分为急性和慢性2种类型。急性酸中毒的特征为瘤胃乳酸大量积累,pH值迅速降到5.0以下,而慢性酸中毒的特征为瘤胃pH值长时间介于5.5~5.8,有较多乳酸积累。发病后体温一般为36.5~38.5℃,个别病例上升到40℃以上,呼吸增数,每分种60~80次,脉搏每分钟100~140次。慢性者常卧地不起,于分娩后3~5 h瘫痪卧地,头、颈、躯干平卧于地,四肢僵硬,角弓反张,呻吟,磨牙,兴奋,甩头,尔后精神极度沉郁,全身不动,眼睑闭合,呈昏迷状态。

  3.3防治

  3.3.1预防措施 ①在饲料中添加碳酸盐,一般在高产奶牛精料中添加0.8%~1.5%的碳酸氢钠;②在日粮中适当增加有效的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在奶牛中的含量不低于15%;③瘤胃接种乳酸利用菌——埃氏巨型球菌;④日粮中添加抗生素——莫能霉素和泰乐菌素;⑤为防治瘤胃酸中毒可以在高精料日粮中添加苹果酸,可以降低瘤胃内的pH值,减少慢性酸中毒。

  3.3.2治疗措施 ①清洗瘤胃。排除胃内产酸发酵的内容物,以1%氯化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用粗胃管反复导胃、洗胃,直至瘤胃液pH值呈中性或碱性反应为止。对呼吸困难有窒息先兆者,应缓慢静脉注射3%双氧水200 mL和25%葡萄糖溶液2 000 mL,注射后继续洗胃。对重症病例应立即进行瘤胃切开术,先排除瘤胃内容物,冲洗干净后放入优质干草和移入健康牛的瘤胃内容物,术后每天灌服健康牛新鲜瘤胃内容物3~5 L,连续灌服3 d。②对症治疗。缓解酸中毒,可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1 500~2 000 mL,一次静脉注射,重症者12 h后再注射1次。尿液pH值达6.6时即停止注射。补充水和电解质,可用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或复方氯化钠溶液2 000~2 500 mL,一次静脉注射,病初用量可稍大。防止继发感染可用抗生素,如庆大霉素100万U,一次静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 d。

4、治疗原则 强心解毒
4.1 轻症型 停喂高碳水化合物精料,据牲畜大小口服适量碳
酸氢钠,每日两次。
4.2 较重病例 (1)采用氯化钠1 000-3 000 ml,5%碳酸氢
钠800-1 000ml;(2)5%氯化钙溶液200 ml,5%葡萄糖溶液 1 000-2 000 ml,先后静脉注射以中和体内的酸,补充体内水的不足和电解质的不平衡;(3)肌注VB1和地塞米松以增强血中对酸的耐受和脱毒,对改善病情有良好作用;(4)为了解除痉挛,可适当肌注硫酸镁溶液。
必要时可进行洗胃。

5、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精料补饲应适当,防止牲畜过多采食产酸性物质。
经常对牲畜补充适量的碳酸氢钠药物,对预防本病有较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