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仔猪渗出性皮炎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仔猪渗出性皮炎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临床症状:

病猪初期体表发红,随后一段时间开始分泌出油脂样粘液,呈现黄脂色或棕红色,尤其以腋下、肋部、脸颊较为严重,3-5天后蔓延到全身的各个部位,患猪背毛粗乱、精神沉郁、堆压在一起,发病严重或者继发某些其他疾病的仔猪,表现脱水、败血症常常在短时间内死去,轻度感染的仔猪,皮肤分泌物与空气的粉尘和表皮脱落的坏死组织形成了黑色的结痂,覆盖在患猪的口、鼻梁、脸颊、腋下、后背、四肢等全身各个部位,个别猪只出现四肢关节肿大、跛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CNS)、空嚼、磨牙、口吐白沫、角弓反张等症状。

治疗:

由于体表葡萄球菌容易耐药,所以要轮换使用抗生素,最好做药敏试验。本次对发病猪群使用阿莫西林、恩诺沙星投水饮用,同时配合磺胺类药物、维生素C注射治疗,脱水猪只给予口服补液盐。体表使用0.1‰的高锰酸钾清洗,每天1-2次。环境使用常规消毒药物戊二醛、碘力杀按1:500-800的浓度稀释,每2天消毒一次。

经过治疗,发病猪只基本稳定,死亡率从15%降低到5% ,病猪身上痂皮逐渐脱落,精神状态良好,采食量增加。

预防:

a.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对猪群的驱虫做详细记录,种猪每年驱虫3次,每4各月1次,商品猪在保育阶段驱虫一次,可以使用伊维菌素每吨饲料添加500克,连续投喂7天。不但可以驱除体内外部分寄生虫,还可以间接提高猪群免疫力。

b. 搞好母猪全程的卫生工作,尤其以产房阶段尤为主要,清水洗澡、常规消毒是不可缺少的工作,使母猪干干净净进入产子舍,不但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还可以降低母猪子宫炎、乳房炎的发生率。

c. 临产母猪用0.1‰高锰酸钾擦洗外阴部及乳房,仔猪出生后断牙、断尾的工具一定要用消毒水浸泡,牙、尾、脐带部位可以涂抹“密斯陀”帮助仔猪加速干燥以及杀菌。保健使用的针头必须做到每头猪一个针头的制度。

d. 仔猪在转群过程中,为了避免互相撕咬而造成疾病的感染和传播,建议在猪舍内添加适当玩物,对仔猪有一定分神作用,从而达到预防某些疾病的目的。

e. 消毒是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消毒工作一定要做的彻底。不当的增减消毒水剂量来调节消毒药物的浓度,这样会大大降低消毒药物的灭菌效果,所以一定要按照说明书的使用剂量,做到准确调配。正常调配好的消毒药物每平方米的使用量是300ML左右,只有熟悉的掌握消毒工作,定期轮换使用不同的消毒药物,才能保证消毒工作真正的有意义